三星堆太阳鸟或源自青藏?揭秘5000年前高原先民的跨国文明之路!
青藏高原很大,藏着好多秘密。青海湖边有个宗日遗址。当地藏民说“宗日”是人群聚集的地方。这个宗日遗址,在中华文明版图里很重要。它的发现过程挺有意思。就像在探险一样,一点点揭开了青藏高原远古文明的秘密。
鬼骨现世:牧民一脚踢出的千年谜题(1970-1982)
上世纪70年代的青海同德县团结村,村民们挥锄翻土时,总能在田间地头翻出零散的彩陶碎片和森森白骨。这些被当地人称为“鬼骨头”的遗骸,一度被视为不祥之物,甚至被随手丢弃在河沟田角。谁也没想到,这片被黄河冲积出的肥沃台地之下,竟埋藏着一座改写黄河文明史的神秘遗址。
1982年,真正的故事开始了。那年,在青海同德县巴沟乡附近,有个牧民在放牧。他的牛羊在安安静静吃草,他就在草原上溜达。走着走着,他脚突然踢到个硬东西。低头一瞧,是个样子很特别的陶器碎片。这个牧民觉得这东西可能不一般,就把碎片交给了当地的文物部门。就这么一个意外发现,像一把钥匙似的,打开了宗日遗址的神秘大门。
消息传到了省城。很快,一支考古队就赶忙往现场赶去。到了那儿,考古队员用铁锹挖开板结的黄土。一挖,一具蜷缩着的骨骸露出来了。在这具骨骸旁边,散落着带有鸟纹图案的夹砂陶罐。往罐子里一看,里面还有碳化的青稞。这个地方后来被叫做“兔儿滩遗址”。从这儿开始,宗日遗址的故事就拉开了序幕。
宗日遗址的面积很大,有15万平方米。它离现在大概5000到4000年,是新石器时代晚期到青铜时代早期留下来的文化遗迹。考古学家在这片古老的地方,发现了好多东西。有很多墓葬、房址,还有灰坑这些遗迹。另外,还找到了好几万件精美的文物 。
陶器上的文明交锋
宗日的陶器很厉害。在宗日的陶器里,有很多是夹砂陶器,其中乳白色陶瓮特别出众。这种陶瓮的肩部,常常画着抽象的鸟纹。那鸟的嘴尖尖的,就像隼一样。鸟的翅膀图案,像波浪纹一样在陶瓮身上延伸。这说不定是古羌人鸟崇拜的起源。而且,它和三星堆青铜神树上的太阳鸟,好像有某种神秘的联系 。
宗日遗址有很多重大发现,最吸引人的就是那些精美的彩陶。其中,“舞蹈纹彩陶盆”是非常珍贵的文物。在这个彩陶盆的内壁上,画着三组手拉手跳舞的人。这些人姿态轻盈,动作很整齐。看着它,就好像能看到远古时候人们快乐生活的场景。这个彩陶盆是精美的艺术品,也能让我们了解当时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社会生活。研究原始艺术、宗教信仰还有社会结构,它都特别有价值 。
黄河上游的国际谜团
宗日遗址挖出了东西。这里有典型的马家窑文化的鱼纹彩陶瓮,还有很有特色的夹砂陶器群。让人觉得奇怪的是,有些骨器的制作工艺,和印度河谷文明特别像。这就意味着,黄河上游可能有一条“史前丝绸之路” 。
最后一批陶片编号后放进了仓库。黄河呢,还在遗址南边静静地流着。谁都不知道,那片堆积着黄土的地下,是不是还埋着更早的城垣。有个老考古队长说过:“宗日就像一本写满密码的书,我们才刚开始看目录。”这里面到底还有啥呢 ?
各位朋友
讨论一下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