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这条全长420公里的高铁新线路启动预可研工作!

南粤橘城 5天前 阅读数 444 #推荐

高铁预可行性研究报告是铁路项目建设前期阶段的重要文件,主要对拟建高铁项目的建设必要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及建设方案等进行初步分析论证。其作用在于为项目立项提供基础依据,明确建设需求与功能定位,初步评估技术标准、线路走向、投资规模及经济效益,同时衔接后续详细可行性研究和工程设计,确保项目在启动前完成关键要素的系统性梳理,降低后续实施风险。

目前,关于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6年版》中“八纵八横”高速铁路——青银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银川至绥德高速铁路的规划建设迎来了一个好消息:2025年4月中旬,采购人(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交通项目发展中心)正式在网上发布了“银川至绥德高速铁路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竞争性磋商公告”,标志着该项目即将进入预可行性研究阶段,为项目后续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银川至绥德高速铁路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青银通道的关键组成部分,也是宁夏首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标准铁路。根据早期研究方案可知,银川至绥德高速铁路线路西起宁夏银川市,跨黄河东行,经苏银产业园、宁东能源基地、盐池县进入陕西省,沿既有太中银铁路走廊前行,途经定边、靖边,最终接入绥德西站,与在建的延安至榆林高铁衔接并通过规划实施的太原至绥德高铁引入太原,形成贯通青岛至银川的东西向高速通道。项目全长约420公里,其中宁夏段151公里,估算总投资168亿元,计划按双线350公里/小时标准建设,预计2026-2030年启动建设。

该项目具有多重战略意义:一是完善国家路网布局,打通宁夏向东出海的快速通道,使银川至青岛、北京等东部发达地区的运行时间缩短至4小时内,填补宁夏缺乏直达东部高铁干线的空白。二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串联陕甘宁革命老区,带动沿线红色旅游、能源化工等产业升级,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三是释放既有太中银铁路货运能力,预计每年可为宁夏新增3000万吨煤炭外运量,缓解资源运输瓶颈。

目前,项目已纳入宁夏“十大工程项目”,并于2025年4月启动预可行性研究,目标是尽快纳入国家“十五五”规划。待太原至绥德段同步建成后,青银高铁将实现全线贯通,形成西北内陆连接京津冀、山东半岛的现代化交通动脉,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虽然如此,但银川至绥德高速铁路在推进过程中,也会面临多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根据国家规定,铁路项目建设必须先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才可以启动项目前期研究工作,经国家批准后开工建设;目前,银川至绥德高速铁路项目尚未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其次,项目投资规模大,估算总投资高达168亿元,资金筹集可能面临压力。此外,项目涉及宁夏、陕西等多个省份,而且部分线路需穿越复杂地质环境;所以,不仅需要协调各方利益和需求,同时也要解决技术层面的问题,这样才能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南粤橘城

南粤橘城

社会生活文化资讯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