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资本渗透到底有多严重?贝莱德资本的中国布局,为何悄无声息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资本的流动似乎已成为一种常态。
然而,当提及“犹太资本”以及其背后的代表性机构——贝莱德资本时,却总能引发诸多的思考与讨论。
贝莱德资本作为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之一,其资产规模高达11万亿美元。
这个数据有多么庞大?如果将全球十大银行管理的资产加起来,都没有一个贝莱德多。
它不仅拥有强大的资本实力,还拥有丰富的投资经验,目前在中国已经悄悄布局多年,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很多方面。
如,基金投资、房贷车贷等,甚至连每个人手中的一瓶矿泉水,背后都有它的影子。
贝莱德集团是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之一,1988 年成立于美国纽约。
截至 2025 年,管理资产规模超 11.6 万亿美元,由拉里·芬克创立,业务遍及全球。
其主营业务有资产管理,涵盖股票、固定收益等多类资产。
风险管理,以“阿拉丁”系统为核心工具;投资咨询与交易执行,为个人、机构及主权基金提供系统化服务。
贝莱德在全球资产管理中领先,竞争对手极少,其凭借规模优势、技术驱动和全球布局能力,一直保持着绝对的垄断姿态。
2020年4月,我国证监会官网发布了一则震惊业内的通告:“欢迎符合条件的外资机构申请设立公募基金管理公司。”
那短短的一句话,实际上意味着,我国金融业对外资彻底放开了“资金池”。
就在那一年,已经嗅到了机会的贝莱德第一个冲了上去。
2020年8月提交申请,2021年6月拿到批准, 6月18日,就落址北京金融街的一处写字楼里。
到了8月份,贝莱德就推出了它的第一份基金产品。
可以说,从那时起,美国资本可以自己发产品、管中国人的钱、投中国的企业,还不需要合资。
根据信息披露,截至2022年第四季度,贝莱德已经稳稳坐上了百度第二大股东、阿里巴巴第三大股东、腾讯第四大股东的位置。
但如果再仔细看的话会发现,他们还持有美团、小米、京东、联想、比亚迪的股份,比例虽不至于控股,但在二级市场上的影响力,不可低估。
现如今,贝莱德在中国的投资布局,已横跨互联网、金融、新能源、医药、房地产等多个关键领域,几乎覆盖了中国经济的核心增长点。
在互联网行业,贝莱德是阿里巴巴、腾讯、美团、京东等巨头的重要股东,持股比例足以影响企业决策。
在新能源领域,它通过投资宁德时代、比亚迪以及造车新势力(理想、蔚来、小鹏),深度介入了中国的新能源产业链。
在金融与地产方面,贝莱德不仅持有中国平安、万科等企业的股份,还通过物流地产和港口投资布局全球供应链。
那种全方位的资本渗透,使得贝莱德不仅能从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获利,还能通过董事会席位、数据共享、战略合作等方式,间接影响中国企业的经营方向。
如,作为阿里巴巴和腾讯的股东,贝莱德可能掌握大量中国用户的消费、社交和金融数据,而那些数据的跨境流动可能涉及国家安全问题。
贝莱德在我国的成功扩张并非偶然,而是依托一系列精心设计的策略。
首先,贝莱德与美国政界关系密切,其创始人拉里·芬克(Larry Fink)与两党高层均有深度互动。
甚至有多位前高管进入美国政府任职,形成“资本影响政策”的闭环。
那种政商协同的模式,使得贝莱德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获得政策优势,包括在中国市场的准入便利。
其次,贝莱德擅长通过金融工具(如指数基金、ETF)进行隐蔽持股,使其投资行为分散化,不易被监管机构察觉。
同时,它积极推行“本土化”策略,如与中国银行合资成立基金公司,并聘请前证监会官员汤晓东等本土人才管理中国业务,以此淡化外资身份,降低政策阻力。
此外,贝莱德的投资策略具有极强的灵活性,往往采取“多边押注”的方式,确保无论市场如何变化,自身都能从中获利。
如,它在投资中国新能源企业的同时,也在乌克兰、欧洲等地布局能源资产。
在增持中概股的同时,也曾参与恒大债券的投机交易。
那种“不站队”的资本策略,使其能够规避地缘政治风险,保持长期稳定的收益。
正是基于以上几个原因,贝莱德在中国的布局显得悄无声息,别说普通老百姓没几个人听过它的名号,甚至业内人都很难发现它的行踪。
但越是这种严密的隐蔽性和系统性,更加让我们心存忌惮和恐惧,这远比印象中的西装革履的美国投资经理要复杂的多。
有消息称,贝莱德的产品结构从2023年开始进行了调整。
原先主攻大盘蓝筹,现在开始加码新能源、人工智能、半导体。如果这些高科产业被渗透,未来多少会对国家战略有着一定的影响。
那么,对于外资,尤其是以犹太资本为核心的外资的渗透,我国难道就没有觉察到吗?
其实,面对外资的深度渗透,我国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平衡开放与安全。
1、加强金融监管
2024年,我国出台了《关于加强金融安全管理的若干措施》,开始对外资投资行为进行更严格的审查,防止敏感行业被外资控制。
2、限制关键领域外资持股
如,叫停贝莱德收购长和港口资产,防止基础设施被外资主导。
3、扶持本土资本
鼓励国内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减少对外资的依赖,如华为坚持不引入外资股东,保持技术独立性。
由此,我们无需怀疑国家的能力和实力,国家在开放相应政策的同时,其实早已有了应对之策。
不过,作为大国公民,我们也需要时刻警惕包括资本在内的一切渗透,一旦有了风险,就要清除和打击。
读者们,关于“犹太资本贝莱德在我国的布局”,大家怎么看?如果喜欢本文章,请分享收藏哦~
参考资料:
1、犹太资本贝莱德集团,又称黑岩集团,在中国的“深度渗透”.百度.2024
2、贝莱德集团.百度百科.2025
3、华尔街飞起来的金融机构——贝莱德.国际融资,2011
4、熊华乔.资管王贝莱德问鼎之路.新理财(政府理财),2020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