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政府用民族主义转移矛盾,却让社会分裂更严重?
这几年印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诸多社会经济挑战,尤其在青年失业率方面居高不下,还有农民抗议事件频发,这些状况,已然成为了国家稳定的巨大隐患。
青年失业率持续攀升,据官方和独立机构数据显示,2024年,印度16至24岁年轻人的失业率已超过20%,甚至部分民间统计高达45%,远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大量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找不到匹配的工作岗位,这导致他们的期望,与现实严重脱节,心理压力以及社会焦虑,显著加剧。
与此同时,农民群体因农业改革政策、农产品价格下跌,而爆发了持续的抗议,要求政府保障最低收购价,并且改善农业支持体系。抗议规模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反映出农村经济的深层次困境。
面对国内经济放缓,以及社会矛盾激化的状况,莫迪政府选择强化民族主义议题,试图通过制造外部冲突,同时激发民族情绪,以此来转移公众的视线,进而巩固其政治基础。2019年,“废除克什米尔特殊自治权”,并且大力强化对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军事与行政控制,此举措鲜明地展现了该策略。
莫迪政府把克什米尔问题归罪于巴基斯坦,引发了印度教民族主义的情绪,构建起“国家安全”以及“民族团结”的政治叙述,增强了执政的合法性。
不过这种做法,加重了宗教和族群的分裂,挑动了社会的矛盾,且未能解决根本的经济与社会问题,反而使印度社会的多元共存,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青年失业问题的根源,在于印度经济结构的不均衡之处,这种不均衡,导致了就业机会的短缺情况,进而使众多青年,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
虽然印度经济整体保持着增长态势,但是其增长的质量以及就业的吸纳能力存在不足之处,尤其是制造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较为缓慢,难以满足那数百万新近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年轻人的需求。
服务业尽管扩张得较为迅速,不过其中多是高技能类的岗位,并且这类岗位的数量相对有限,这就致使大量拥有高学历的青年,在就业方面遭遇了困难。
教育体系,与市场需求脱节,职业教育,滞后技能培训,不足这使得青年就业竞争力不足。失去工作,不光会给自身生活带来影响,还会让社会的不稳定状况,更为严峻。那些没工作的年轻人,都聚集在城市里的贫民区,这就致使犯罪率,有上升的趋势,从而形成了一种潜在的社会威胁。失业的青年集中在那座城市的贫民区,这种现象让犯罪率,明显提高,进而转变成一种隐藏的社会危机。
农民抗议,这暴露出了农业政策所存在的深层矛盾。2020年,莫迪政府所推行的农业改革法案,尝试着引入市场机制,进而减少政府方面的干预,以吸引私人资本进入到农业领域之中,不过此举却触动了农民对于最低支持价格以及农业补贴的根本利益。
农民存有忧虑,市场化改革将使他们处于较为不利的地位,进而导致收入呈现出下滑的态势,以及生存压力进一步加大。在2020至2021这个时间段内,大规模的抗议活动促使政府废除了相关法案。不过从2023年起,农产品价格持续降低,这个时候,生产成本却在攀升,这又引发了新一轮的抗议。
农民的需求,主要都在保证最低收购价、减少农业贷款压力以及提高农村基础建设等方面,这清楚地显示,农村经济还是比较薄弱的,而且在政策执行期间也有一些不够好的地方。
莫迪政府借助民族主义去转移国内矛盾这一策略,在短期内着实凝聚起了一部分支持者,与此同时也激发了民族的自豪感与爱国的热情,进而缓解了部分社会层面的压力。不过这种“以外部敌人为焦点”的做法分隔开了,经济结构性问题与社会矛盾的积累,未能给予,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
从长远来看,民族主义情绪,增强了可能会让社会的分裂程度,加深让族群之间的对立,变得更严重,还有可能引发区域内的安全隐患,这样就会降低印度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也会对周边国家关系的稳定,产生不好的影响。
印度的未来发展,必须跳出民族主义情绪所带来的短视陷阱,正视经济以及社会的深层次问题。解决青年失业,需要加快经济结构转型,推动制造业以及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提升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缩小教育和就业市场之间的脱节。
农业问题,需进一步完善补贴以及价格保障机制,与此同时增强农民在相关事务中的话语权,大力推动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农业的现代化进程。政治层面,政府应减少,利用民族主义制造分裂的行为,促进社会包容,和多元共存,真正回应民众的经济,和政治诉求。
总之印度当前的青年失业,以及农民抗议,是国家发展的警示信号。莫迪政府通过民族主义来转移矛盾的做法,虽能获取短期政治利益,不过却掩盖不了经济和社会结构性问题的严峻现实。
只有通过深化改革,推动包容性的增长以及社会的和解,印度才能够避免陷入由民族主义所引发的分裂困境,进而实现真正的、长期的稳定与繁荣。
未来印度的道路,需要更多的理性,与更为务实,而非那种情绪化的民族主义去进行炒作,否则在这篇多元的土地之上,矛盾只会愈发地剧烈,最终会损害到所有之人的利益。
本文参考了以下权威资料和文献:
《商业标准报》的报道,2017-18年度印度的失业率为6.1%,为印度过去45年来最高值。
印度经济监测中心(CMIE)数据显示,2024年2月印度失业率升至8%。
政府数据显示,2022-23年,印度15-29岁年龄段的城市青年中仍有近16%的人没有工作.
CMIE的数据显示,印度青年失业率高达45.4%.
国际劳工组织和印度智库人类发展研究所(IHD)的联合报告显示,印度每三个年轻人中就有一个既没有上学,也没有就业或接受培训.
《印度就业报告2024:青年就业率、教育与技能》指出,印度每年新增青年劳动力约700万至800万,但青年占印度失业劳动力的近83%,就业前景黯淡.
《印度教徒报》报道,在失业人口中,受过中等或中等以上教育的年轻人比例几乎翻了一番,从2000年的35.2%上升到2022年的65.7%.
2020-2021年印度农民抗议活动是印度农民针对印度议会于2020年9月通过的三项农业法案而进行的持续抗议活动.
王凯《莫迪执政以来印度教民族主义的日常化及影响》中提到,莫迪政府对巴政策较往届政府更加强硬,导致印巴边境地区冲突。
印度经济监测中心数据显示,2024年3月,印度失业率为7.6%;印度失业劳动力中,青年(15岁至29岁)占比达83%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