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冲突再起:塑料兄弟现形记
印巴冲突给巴基斯坦上的现实一课
最近印巴冲突的炮火声还没散尽,巴基斯坦却已经尝到了被孤立的苦涩滋味。放眼望去,美国、俄罗斯、欧洲这些平时满嘴“国际道义”的大国,清一色站队印度,连句像样的公道话都懒得说。更讽刺的是,巴基斯坦曾经把经济合作的希望寄托在澳大利亚身上,结果对方翻脸比翻书还快,直接撤资跑路,活脱脱上演了一出现代版“树倒猢狲散”。
说实话,巴基斯坦这回算是交了笔昂贵的“学费”。过去总以为左右逢源就能在国际上混得开,结果一场冲突就让“塑料盟友”现了原形。地缘政治从来不是请客吃饭,光靠递笑脸、签合同换不来真交情。好在亡羊补牢为时不晚,现在认清现实总比将来吃大亏强。看看中巴经济走廊的成果,再看看西方承诺的“空头支票”,但凡有点脑子的都知道该抱谁的大腿。
不过话说回来,巴基斯坦内部也有人犯嘀咕:现在转向还来得及吗?毕竟过去几十年跟着西方混,没捞着实惠反而惹了一身骚。但历史早就证明,跟风站队不如自力更生。中国当年被封锁时硬是搞出了“两弹一星”,现在巴基斯坦守着中巴走廊这条金饭碗,要是还学不会“靠山吃山”,那真是捧着金碗要饭了。
这场冲突就像一面照妖镜,让巴基斯坦看清了国际社会的丛林法则。大国博弈从来不讲温情脉脉,今天对你笑脸相迎,明天就可能背后捅刀。倒是中国这个邻居,从1960年代建交到现在,帮修公路、建电站、抗疫情,桩桩件件都是实打实的交情。巴基斯坦要是再拎不清轻重,那可真是“吃一堑”却忘了“长一智”。
眼下印度仗着西方撑腰耀武扬威,但风水轮流转的道理谁都懂。巴基斯坦手里捏着中巴经济走廊这张王牌,只要稳住阵脚,未来未必没有翻盘的机会。毕竟国际舞台上,雪中送炭的友谊比锦上添花的客套值钱一万倍。这次冲突过后,巴基斯坦是继续当“墙头草”,还是铁了心走务实路线?答案其实早就写在了瓜达尔港的集装箱上。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