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岁蔡澜变卖房产住豪宅,无儿无女却活得潇洒,他的人生哲学是什么?

子涵说 2周前 (04-02) 阅读数 3 #娱乐

83岁的蔡澜,或许活成了很多人梦想中的样子。

变卖房产,清空珍藏,他选择入住香港最豪华的海景酒店,开启了一种颠覆传统的养老方式。

这背后,究竟蕴藏着怎样的人生哲学?

蔡澜的金钱观,可以用“赚100花50”来概括。

他认为“钱是别人对自己的肯定”,赚了一辈子,现在不花更冤枉。

每月50万港币的酒店开销,在他看来并非挥霍,而是对自身价值的肯定,更是对当下生活的享受。

他甚至觉得,钱花不完才是人生的失败。

相较于物质的积累,他更重视精神的富足,享受当下,才是他的人生信条。

“活一天赚一天”,是蔡澜的生死观。

他早早安排好后事,购买了新加坡的骨灰龛位,并坦然面对死亡,笑称自己“可能比你们活得久”。

他并非不畏惧死亡,而是已经活得足够通透,随时可以从容离去。

这种豁达,源于他对人生的充分体验,源于他“把每一天当最后一天活”的生活态度。

蔡澜的人生哲学,离不开他的享乐主义。

他追求美食,也从不避讳谈“风流”。

他认为“吃,是抵抗虚无的唯一方式”,为了找到一碗心仪的越南河粉,他甚至跑遍全球。

他自曝交往过61位女友,年轻时“一年换一个不过分”,并将爱情与婚姻分开看待,认为“婚姻是丈夫的承诺,但爱情是自由的”。

在他看来,人间或许“烂透了”,但美食与美色,永远值得追寻。

蔡澜丰富的人生经历,也塑造了他的独特哲学。

他曾是香港电影的幕后推手,监制过《快餐车》《福星高照》等经典影片。

但他坦言,拍电影只是为了赚钱,“艺术是王家卫的事”。

他还曾与黄霑、倪匡主持《今夜不设防》,大胆的言论和明星嘉宾的爆料,让这档节目轰动一时。

蔡澜形容这档节目是“把夜总会的荤段子搬上电视”,其率性可见一斑。

对美食的极致追求,贯穿了蔡澜的一生。

为了那一口“灵魂之味”,他孜孜不倦地探寻,遍尝全球美食。

他敢于批评日本三文鱼生虫,即使被网友围攻也坚持己见。

他甚至将金庸小说中的“二十四桥明月夜”复刻成菜,最终却吐槽“难吃”,其真性情令人莞尔。

蔡澜选择丁克,源于年轻时养死一笼麻雀的阴影。

他认为“自己都没长大,何必祸害孩子”,并直言“传宗接代是穷人的执念”。

在他看来,人生的圆满并非来自子孙满堂,而是来自“吃好喝好”。

2023年,妻子方琼文意外离世,蔡澜在救妻时也摔断了股骨。

这场变故,促使他卖掉豪宅,将古董字画送给友人,只留下珍藏的普洱茶,搬进了维港海景酒店。

如今,他雇佣了八人团队照顾饮食起居,过着奢华而舒适的晚年生活。

蔡澜的养老方式,或许并非人人可以效仿,但他的生活态度,却值得我们深思。

他用一生诠释了“活在当下”的真谛,将每一天都过得精彩纷呈。

他的故事,也让我们看到了另一种人生的可能性,一种不被传统观念束缚,活出真我的可能性。

蔡澜曾与金庸、黄霑、倪匡并称“香港四大才子”。

金庸评价他:“琴棋书画、酒色财气、吃喝嫖赌,他什么都懂,但最懂如何活。

”而蔡澜则自嘲:“金庸是大师,我们是三个小流氓。

蔡澜的人生,像一坛陈年普洱,愈老愈烈,愈烈愈醇。

他的人生信条从未改变:把每一天当最后一天活,但永远期待明天。

我们或许无法像他一样散尽千金、游戏人间,但至少可以学习他三分潇洒,吃想吃的饭,见想见的人,少纠结“该不该”,多问问“爽不爽”。

毕竟,人生只有一次,如何活得精彩,才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你认为呢?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子涵说

子涵说

您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