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司机突发不适,同行感慨,健康驾驶才是长久之计

小罗讲车 1天前 阅读数 1 #汽车

疲惫的齿轮:网约车司机生存实录与平台的责任之殇

凌晨三点,城市的霓虹灯渐渐熄灭,只有零星的车辆还在街头穿梭。

你有没有想过,是谁还在为了几块钱的油费,为了孩子明天的奶粉钱,顶着黑眼圈,在空荡荡的马路上苦苦等待下一个订单?

难道,这就是“城市摆渡人”的宿命?

前几天,成都一位网约车司机,忽然就倒在了路边。

视频里,他一动不动地躺着,周围是焦急的围观群众。

有人说,他可能是身体不舒服,想下车透透气,结果直接就倒了;也有人说,他可能本来就准备下车,结果突发疾病,直接瘫倒在地。

不管是哪种情况,都让人心里咯噔一下:“跑网约车的,跑网约车的,又遭一个!”这刺耳的惊呼,像一把刀子,狠狠地扎在每一个网约车司机的心上。

这绝不是个例。

还记得2023年5月,广州的张师傅吗?

为了多跑几单,他硬是咬着牙连续工作了16个小时。

结果,一个没留神,疲劳驾驶引发了交通事故。

乘客受了伤,他不仅要承担巨额的医疗赔偿,还要面对良心的谴责。

那段时间,他整个人都垮了,每天都在懊悔和自责中度过。

更惨的是,保险公司只承担了一部分赔偿,剩下的窟窿,只能他自己想办法填。

你说,这叫啥事儿?

拼死拼活地干,结果却落得个倾家荡产的下场。

还有杭州的李师傅。

他每天就像个陀螺一样,围着城市转个不停,一天下来,屁股几乎就没离开过驾驶座。

时间长了,腰椎间盘突出了。

那滋味,真是谁得谁知道!

疼起来,简直要命!

为了治病,他花光了所有的积蓄,还欠了一屁股债。

更要命的是,他没法再开车了,一家老小的生活,瞬间没了着落。

你说,这又是图啥呢?

为了碎银几两,把自己的身体都搭进去了,值得吗?

深圳那位倒在停车场,据说已经发臭了才被发现的司机,更是让人唏嘘不已。

虽然未经证实,但空穴来风,必有其因。

谁会无缘无故地倒在停车场?

谁会无缘无故地暴尸荒野?

说白了,还不是因为生活所迫,不得不拼命工作,最终透支了身体,丢了性命?

京城一位师傅晒出了他们车队小组的出车时长数据,那数字,简直让人触目惊心!

一天跑十四五个小时,那都是家常便饭。

还有那位专车司机,一天在线19.4小时,接了20单,流水695元。

近20个小时,才挣了不到700块钱,这性价比,简直低到尘埃里了!

这哪是工作,这简直就是拿命换钱!

平台呢?他们看到了吗?他们知道吗?他们又做了什么呢?

2024年3月,重庆某网约车公司推出了“司机关怀计划”,又是免费体检,又是心理咨询,听起来好像挺贴心的。

且慢!

他们真的关心司机吗?

还是只是为了给自己脸上贴金?

别忘了,上海的那些网约车司机,为了抗议平台的抽成比例过高,集体向平台发难。

他们说,平台抽成太狠了,他们辛辛苦苦跑一天,到手的钱还不够养家糊口。

平台的回应呢?

永远都是那一套说辞:“抽成比例是根据市场情况和运营成本决定的。”说白了,就是不肯让利!

还有北京的那个“防疲劳驾驶”系统,强制司机连续工作4小时后休息20分钟。

听起来好像挺人性化的,很多司机却并不买账。

为啥?

因为休息了,就意味着少挣钱!

他们恨不得一天24小时都泡在车里,哪里舍得休息?

技术是死的,人是活的。

技术再先进,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平台如果真的关心司机,就应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合理调整抽成比例,缩短司机工作时长,提供更好的福利待遇。

谁来守护这些“城市摆渡人”?

也许,只有平台真正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只有司机学会保护自己,只有社会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他们才能在这座城市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温暖和希望。

希望每一个在路上奔波的司机,都能平安回家。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小罗讲车

小罗讲车

分享汽车知识,传递正能量,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