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财报大揭秘:财务背后的真相与格局分化
近期,国内外上市车企迎来财报季,2024年报和2025一季报相继出炉。在经济上行压力之下,资产负债率这一关键指标,成为衡量车企财务健康的焦点。汽车产业重资产、长周期的特性,决定了前期需投入巨额资金,回报却相对缓慢,也使得高负债率成为行业普遍现象。
从2024年财报来看,无论是通用汽车、大众、奔驰、丰田等国际汽车巨头,还是比亚迪、吉利、上汽、长安等国内头部车企,资产负债率大多在60%以上。不过,在负债率普遍高企的大背景下,国内外车企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国内头部车企资产负债率下降明显,优势逐渐凸显,其中比亚迪表现格外突出,近半年负债率下降近七个百分点,已降至70.7%,按照当前趋势,今年内负债率有望降至“6”字头。
总负债与企业规模和营收相关,深入拆解负债结构,会发现不同车企的债务情况千差万别。销量和营收与负债规模紧密相关,销量越大、营收越高,原材料采购成本就越大,总负债也随之升高。在全球巨头中,2024年丰田和大众的总负债均超万亿元,甚至超过同期营收。
不过,总负债并非衡量企业债务负担的唯一标准,其中有息负债才是反映企业真实债务压力的关键。有息负债主要是向金融机构借款,需要支付利息,而无息负债则无需支付利息。对比国内外主流车企的有息负债,“西高东低”的现象十分显著。通用汽车、奔驰、宝马等国际车企有息负债达到数千亿规模,丰田和大众的有息负债分别高达1.87万亿元和1万亿元,而国内主流车企对有息负债的依赖度较低,比亚迪有息负债约286亿元,在总负债中占比仅5%,处于最低水平。
以同等规模的比亚迪、通用和福特为例,更能凸显国内车企在负债指标上的优势。2024年,比亚迪销售427万辆,与通用、福特规模相近。但福特和通用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84.27%和76.55%,比亚迪仅为74.64%;福特和通用总负债在同期营收的占比超过100%,比亚迪仅为75%;通用和福特的有息负债分别占总负债的61%和66%,比亚迪仅为5%,偿债压力明显更小。
应付账款也是衡量企业运营健康的重要指标,应付账款占营业成本比例越低,企业未到期支付供应商货款的比例就越低。国内主流车企中,比亚迪应付账款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1%,且付款周期仅127天,体现出强大的供应链管控能力。
近年来,国内车企的业绩增速远超海外车企。尽管高负债经营引发了一些对高风险的质疑,但综合财报数据来看,中国车企负债情况在全球范围内并不高,高负债也不必然等同于高风险。在全球汽车产业智电转型加速的当下,车企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谁能在发展中平衡好资产与负债的规模,谁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真正的王者。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