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大结局:谢望和夏凤华的红本本藏着是爹妈多少眼泪

闲娱快播 1周前 (04-15) 阅读数 6 #娱乐

《北上》大结局来了。

看着谢望和硬扛着两家反对把夏凤华拽进民政局,两代人站在红底白墙前笑得比新人还灿烂,我忽然想起邵星池深夜煮的那碗阳春面,看着平平无奇,扒开热气腾腾的面汤,底下全是被生活煮化的骨头渣子。

这剧最扎心的根本不是年轻人要死要活的爱情。

当谢天成和夏茂田蹲在河滩上烧黄纸拜河神,当梁海泓摸着儿子存折说“船底漏了走不远”,当李燕半夜抱着女儿检查报告哭湿半张床单,你才会懂什么叫“中国式父母拧巴的爱”。

他们嘴上说着不同意,心里却在为孩子盘算着一切。

谢天成虽然嘴上骂着谢望和不争气,但背地里却在四处借钱,想帮儿子把婚礼办得体面些;夏茂田看似对夏凤华嫁给谢望和满心怨言,但私下里却偷偷学起了婚礼习俗,生怕女儿嫁过去受委屈。

梁海泓嘴上埋怨儿子不争气,但看到儿子为了生活奔波劳累,他心里比谁都疼。他摸着儿子的存折,虽然嘴上说着“船底漏了走不远”,但心里却默默地为儿子规划着未来。

李燕更是如此,她半夜抱着女儿的检查报告哭得撕心裂肺,但面对女儿时,她总是强颜欢笑,生怕自己的情绪影响到孩子。她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地守护着这个家,守护着女儿的未来。

这些中国式父母,他们的爱总是那么拧巴,那么深沉。他们嘴上说着最狠的话,心里却藏着最深的情。他们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地支持着孩子,守护着这个家。

而这一切,或许只有真正经历过的人,才能深深体会。

谢望和夏凤华这婚结得有多甜,撕开糖纸就有多苦。

梁海泓反对儿子娶病秧子,李燕怕女儿拖累别人,两家长辈就像运河两岸对开的货船,明明都是为孩子好,偏偏要撞个你死我活。

可你细品谢天成那句“当年咱俩结婚谁拦得住”,活脱脱就是运河版的“真香定律”。

看似顽固不化的老一辈,其实内心比谁都柔软。他们嘴上说着不同意,心里却在为孩子盘算着一切。他们反对的哪是具体的人,他们只是怕儿女重走自己蹚过的浑水。

所以就有了,夏茂田叮嘱女婿“别太惯着凤华”,转头自己偷摸给女儿存救命钱;谢天成组建水上救援队,嘴上说是找点事做,实则是放不下运河刻进骨子里的魂。

看明白这些,再回去品民政局那场戏就五味杂陈。

两家父母大清早等在门口,表面是给儿女撑腰,暗地里都在较劲谁先低头。梁海泓摸着红本本掉眼泪,哪是感动啊,那是认命:

运河人家的倔强,终究敌不过儿女眼里的光。

而邵星池深夜煮的那碗阳春面堪称是大结局中最催人泪下的场面。

当他把阳春面端给拾荒老莫,镜头扫过运河边斑驳的砖墙,你突然就懂了什么叫“文化基因”。

年轻人总想逃离花街,可真等京沪高速修到家门口,最舍不得砸船卖铁的反而成了90后。谢望和带着夏凤华回北京打拼,行李箱里塞的还不是家乡的土特产?

这剧最狠的设定就是让年轻人活成父母的镜子:剧名叫《北上》,年轻一代以为的北上追梦,不过是沿着运河重新走一遍父辈的老路。

要说最惊艳的,还得是白鹿演的夏凤华。

别的女主生病要么要死要活,要么圣母附体,她倒好,揣着九死一生的诊断书还能跟谢望和有说有笑;高考落榜,她开启了“北漂”,历经艰难打拼,开了一家快递站点,虽然辛苦,但通过自己的努力,她逐渐在这个行业站稳了脚跟,最终还获得了成人自考的大学毕业证书。

难怪很多网友说:“夏凤华才是真大女主,病痛打不倒,流言撕不碎,连结婚都是她牵着谢望和往民政局冲。”

现在回过头看《北上》,突然就明白编剧为什么要把领证戏放在运河申遗成功的时间点。

当推土机轰隆隆开进花街,当00后小孩举着手机拍拆迁直播,老辈人守着最后几艘货船不肯撒手:这不就是活生生的文化传承现场?

谢望和们用结婚证接过的不是爱情,而是运河人家绵延百年的船桨。

所以啊,别再说《北上》是狗血爱情剧。

当90后小夫妻跪在运河边敬茶,当两家父母别扭地碰酒杯,当邵星池把面馆开到北京后海,你分明看见一条流动千年的河,正在年轻人血管里无声奔涌。

这哪是北上?分明是中国人骨子里的“精神洄游”:

我们拼命逃离的故乡,最终都成了治愈漂泊的良药。

注:图片来源网络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闲娱快播

闲娱快播

影视热评,品读人性,关注闲娱,给你不一样的影视新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