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书画名家——野儒

笔墨风华 13小时前 阅读数 3 #推荐

野儒,原名刘启,1951年生于北京延庆。几十年坚持不懈,先后师从任福新,王涧泉卢沉,杜希贤老师。1966年经任福新老师引见认识了李可染先生,拜李先生为师学习山水画,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坚持下来。成为李先生的关门弟子。2010年至2020年任延庆区美协常务副主席。现为中国书画家协会副主席,两岸四地书画家协会副主席,时代书画报艺委会副主任,中联国兴书画院创作部部长。中央美术学院客坐教授,高级画师,国礼特聘画家。其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画展,并获奖。2006年“峡谷揽胜“山水画-举荣获全国书画大展一等奖。野儒国画山水作品传神生动,气韵盎然,行成了自己的画风,野儒先生正执着的默默地耕耘,将更好的作品呈现给广大爱好者。

笔落惊山河!看先生如何以水墨勾勒万里雄浑气象

大自然赋予山水深邃与神奇,而先生对山水的钟爱,恰似文人墨客对诗词的痴迷。他以笔为舟,以墨为桨,在山水的世界中尽情遨游,将心中的那一抹山、一抹水,以及那浓浓的情怀,都倾注于笔墨之间。

先生的山水画堪称中西合璧的典范,在艺术之林别具一格,以独特的创造性令人眼前一亮。画面之上,“面” 的铺陈如广袤天地般开阔,似在无声诉说着自然的雄浑与辽阔;而线条的运用却精巧入微,每一笔都仿佛蕴含着独特的韵律。点、线、面在一纸之间完美交融,和谐共生,构成了一幅精妙绝伦的视觉图景。构图色彩淡雅,宛如江南水墨,清新脱俗;层次清晰分明,似有云雾缭绕,若隐若现;线条刚劲有力,勾勒出奇山怪石的独特形态,每一处都栩栩如生,寥寥数笔,便将山的神韵与水的气质勾勒得淋漓尽致,让观者沉浸其中,久久回味。

先生的作品笔墨凝重质朴,似蕴含着岁月的沉淀;章法灵活多变,不局限于传统的束缚。画面不露锋芒,却自有一股内敛的力量;苍秀齐出,刚柔并济,在婀娜多姿中见刚健之气,于婉媚之外显遒劲之风,生动气韵跃然纸上。先生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不断领悟中国水墨艺术的无限奥妙,他从大自然中汲取灵感,感受自然与心灵的碰撞和沟通。以思想为笔,以视觉为墨,将北方的阳刚之气与南方的秀丽之美巧妙融合,尽显 “笔墨当随时代” 之意,用自然的水墨意境营造出独属于自己的艺术天地。

在绘画技法上,先生的山水依线条造型,将 “骨法用笔” 的传统法度展现得淋漓尽致。笔笔相生,落纸钧直,长线一气呵成,如飞流直下的瀑布,气势磅礴;短线顿挫有效,似山间跳动的音符,灵动活泼。长短相较,粗细相随,每一根线条都被组织得细腻入微,井然有序,没有一根线条成为散兵游勇。凭借精湛的笔法,先生在对境造意的过程中,能够顺利为山水传神立骨,其山水创作已然达到专业层次的高段位,技法之精湛,功底之深厚,令人赞叹不已。

从内涵上看,先生的山水作品充满气韵生动的妙意。气韵的生发,源于对水墨的精湛渲染。他或层层积墨,让画面呈现出苍润的魅力,仿佛岁月在纸上留下的痕迹;或水墨互破,书写出氤氲的意象,似云雾在山间弥漫。再配以青绿衬托,达到色不碍墨、墨不碍色的流丽悦目之境,将山水表现得如 “一天清淑气,万里碧榆风” 般清新脱俗。站在这样纤尘不染的山水画作前仰观,不禁让人发出 “东崖复沓蔽轻雾,西峰峥嵘喷流泉” 的感叹。画中,风行雨霁,云上山巅,百尺悬瀑,松拔峰矗,石径牧归,既有丰富的当代生活气韵,又有鲜明的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哲学高度,堪称当代文人在艺术领域的新建树。

先生的泼墨大写意作品更是独树一帜,立意狂放不羁,博大高远。他阅尽世俗百态,目光直达天外,将悟意与达意完美结合。每一幅作品都能强烈冲击人的视觉,震撼人的心灵,在 “不似之似” 中达到了大写意的艺术高度。

在先生的山水画作中,一草一木、一山一石皆似风骨外化、灵性活现,又似云蒸霞蔚,气象升腾。观赏之际,蓦然感受到生命在律动,自然在游走,真与善、灵与魂相互渗透,竞相净化,让人身心如沐春风,心田如饮甘霖。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笔墨风华

笔墨风华

书法书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