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开战!特朗普为什么一直加税?看看胡塞武装帮了我们多大的忙

宝藏军事馆 7天前 阅读数 10189 #军事
一、特朗普为什么死磕关税?

特朗普再次掀起关税风暴,将对华关税提升到145%,这不是中美双方互相怄气,表面上是一场贸易战,其实是美国制造业焦虑的爆发,在过去三十年,美国走上“去工业化 + 金融化”的发展路径,制造业外迁,资本流向股市和科技泡沫,代价是本土供应链体系严重塌缩、制造人才断层、技术基础空心,所以在第一场中美贸易战、疫情和俄乌战争后,美国突然发现一个问题:美国制造业不是落后,是彻底“消失”了。

特别是在疫情期间,美国连口罩、呼吸机、抗生素都要靠进口,更别提芯片、光伏、电池、稀土这些高端战略品,所以对我们的依赖,不是经济层面的依赖,是国家安全的风险。这时候,特朗普抓住民意焦点,用“制造业回流”作为政治口号,打造“蓝领复兴”“让美国重新伟大”的形象。

因为特朗普明白,仅靠补贴和税收优惠,无法带动企业回流,因为成本太高、配套太差、工人太少,所以只能不讲武德,用“极限施压”的关税战,把企业“赶出中国”,试图用高关税制造“搬厂压力”,让企业不得不迁往墨西哥、东南亚或干脆回流美国。

这就是为什么关税战打响后,从10%、25%、再到最新的145%关税 ,这是特朗普认为唯一能撼动“世界工厂地位”的筹码,但加税加到这个程度,已经不是经济政策,是战略性讹诈:要么选我(美国本土),要么你就被税死!

所以这场零和游戏就摆在面前,表面上的“贸易平衡战”,不过是“战略制造主导权的战争”,因为美国要的不只是关税差价,是要把产业链、技术链、资本链重新拉回控制区,重新打造一个以美国为核心的“制造圈”,在未来的大国冲突中赢得“战争预制能力”。

现在美国已经意识到自己“打不赢长期战争了”,特别是在军工能力方面,暴露出一系列系统性问题,过去几十年,美国本土制造业大规模外移,钢铁、机床、电子、汽车等关键领域,几乎全靠全球供应链维持表面繁荣,如今在面对长期弹药供应和武器补充的高强度战争时,美国无法承担一场“持续性工业战争”。

在俄乌战场上,乌军非常需要的155毫米炮弹”,按照美军2024年的目标产量,每月不到10万发,但乌克兰前线一天就可能消耗5000-6000发,打一场高强度战争几个月就可能让美国弹药库见底,所以五角大楼军备官员发出过最真实的感慨,“我们缺的不是导弹,是造导弹的人”。

可最大的问题是美国军工一直在追求利润,不是强国。雷神、洛马、通用动力等五大军工巨头的财报,主要用于股东回报、股票回购、管理层薪酬的支出,远超技术再投资和产能建设,换句话说,美军工是利润为核心,不是国家安全为导向,像“标枪”导弹单价一度炒到25万美元一枚,但交货周期长达8-12个月;“海马斯”系统也因产能限制,一年只能交付几十套,军火出口看似赚得盆满钵满,但核心装备高度依赖“旧库存”和“吃老本”。

二、胡塞武装帮了我们多大的忙?

大家只看到关税战,却忽略了胡塞武装对我们的帮助,到底有多大!从2023年底胡塞武装频繁袭击过境红海的商船后,这条承载全球约12%的贸易运输,却成了最高风险海域,当欧洲惊呼“供应链危机”、美国忙着向红海调派航母护航之际,中国东部沿海港口,却意外成了全球制造体系的“避风港”。

据马士基、达飞、赫伯罗特等航运巨头的数据,自2024年初起,已有超过90%的集装箱船放弃通过红海,选择绕行非洲好望角,这让运输时间从原来的18-22天拉长到35天以上,运输成本是暴涨近3倍以上,保险费用更是“飞涨50%”,所以欧洲企业率先“叫苦”:从机械、服装到汽车零部件,交货时间全面延误,库存周转周期拉长、企业成本爆表;美国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去,沃尔玛、亚马逊等巨头已开始调整商品进出口布局。

过去几年,“去中国化”“产业外迁”成为西方制造企业的一种共识,印度、越南、墨西哥频繁上位;但红海危机却让很多企业重新思考:供应链真正的核心是稳定,不是单纯的人力成本。

结果是:中国制造的“稳定性红利”开始被重新估价,宁波舟山、上海、深圳盐田港等成为全球航运公司重新争抢的“优选港口”,中国在远洋物流、智能调度和港口效率上已大幅领先,加上“从零部件到终端”的全流程保障能力,欧美企业在危机中才发现,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像中国这样“一省即一链”。

现在伊朗和胡塞武装的威胁,已经严重影响到美国和以色列的利益,特朗普上台后,彻底贯彻中东优先的策略,紧急从关岛调派F-16战机,从日本冲绳调出“宙斯盾”驱逐舰,还将一批“萨德”反导系统转运到约旦、沙特边境,据《华盛顿邮报》透露,印太司令部已向国防部提出“力量调配预警”,部分原定于南和与东海部署的舰机将面临延迟派遣;太平洋舰队的轮训任务,也因舰只空缺出现被动压缩。

可美国制造业还没有彻底回流,军工体系没有自主供给能力,美军的F-35、导弹制导系统非常依赖“友商”供货,高性能稀土、钕磁体被我们卡脖子,老一代军工技工退休,国内军工寡头疯狂追求利润,武器生命周期越来越长,从美国现在的弹药储备来看,还需要至少十年,才能发动大规模、高强度战争,因为家底被乌克兰和以色列消耗了一部分,一旦往中东地区运输更多的武器弹药,那亚太地区的力量就会越薄弱,这就是特朗普只能打关税战的原因,毕竟手上没牌了。

三、特朗普为什么要一直加关税?

一边知道加税很难奏效,企业不会买账;另一边却又不断升级,从125%喊到145%,恨不得税率加到天上去,这说明什么?说明特朗普真的焦虑了,现在美国内忧外患,台积电工厂还在美国“躺平”,苹果、英伟达产线仍在中国,过去喊的“脱钩口号”全都成了“政治摆拍”,一旦制造回不来,就会面临两大问题。

第一是选票守不住,铁锈带工人要的是饭碗不是幻觉,蓝领中产要的是实际不是口号,一旦工厂还是在中国,特朗普怎么面对选民?第二是中国越来越强,红海不通,中国港口只会越来越忙;全球动荡,中国经济却率先恢复,这种强大“抗压性”才是特朗普真正害怕的。

可现在关税战变成特朗普越打越孤立,中国却越打越主动,因为美国的盟友不买账,欧洲更关注乌克兰战局和自身复苏,日韩怕得罪中国失去市场,墨西哥和东南亚对产业承接顾虑重重,高关税政策没有形成“统一战线”,甚至会让美国和盟友间的裂痕越来越深。

高压关税逼迫企业离开中国,但特朗普没有给出解决方案,印度、越南物流大多依赖红海通道,一旦绕道,成本倍增,墨西哥本身治安恶化、交通基础设施薄弱,美墨边境贸易也不稳,美国制造业基础不匹配,试问:谁愿意跟特朗普冒险呢?

所以打赢中东这场战争,是特朗普唯一让制造业回流的办法,否则只是梦想回国,因为对美国企业而言,脱离中国制造,是一场不可承受之重。

评论列表
  •   伍哥  发布于 2025-04-13 07:28:04  回复该评论
    没实力,恢复需要10年,就先囤货啊。中国要是没有核武器,炸弹,东风的话,估计早动手了。
  •   朝天椒  发布于 2025-04-15 06:21:14  回复该评论
    制造业是不可能回流的!因为美国人不愿干这种吃力的活!!!就象一个家庭一样,享受了好的生活,孩子是不愿去上班打螺丝的!天道抱回,美国走向衰败是必然!
  •   伽罗  发布于 2025-04-12 19:23:21  回复该评论
    所以特朗普要消灭胡赛武装,不敢打中国只能先打伊朗?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宝藏军事馆

宝藏军事馆

用专业的知识,为大家提供有温度的军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