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被骂,陈德容和房琪的结局为啥会大相径庭

杰么瑜 3天前 阅读数 46 #推荐

《浪姐6》第一次公演刚播出就有两个片段被观众广泛讨论,涉及到的两位姐姐陈德容和房琪也因此陷入舆论漩涡,这两位姐姐在一公时的表现都引发了不小的争议,但她们面对批评的反应和后续状态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走向。

01,公演现场的矛盾爆发队长之争与沟通陷阱

(一)陈德容的团队磨合困境

一公分组时,陈德容作为队长和王蓉黄英组成一队,训练过程中,专业唱跳出身的王蓉学动作很快,而陈德容作为唱跳新手,总是在动作上卡壳,黄英看到陈德容跟不上,多次提议暂停练习帮她找感觉,但王蓉觉得一直纠结感觉会影响效率,主张先记住动作再抠细节。

双方意见不合,陈德容明显有些情绪,她对队友说我和你们不一样,大家互相体谅吧,我很认真对待这个节目,不想耽误你们,她觉得自己没有被团队理解和包容,甚至对王蓉说要不你当队长吧,我让给你。

这段冲突引发了观众的热烈讨论,很多人觉得陈德容在摆烂发脾气,公演时她的动作还是不够标准,结果唱功和舞蹈都很好的王蓉被淘汰了,大家为王蓉感到可惜,也开始吐槽陈德容耍大牌不配合。

(二)房琪的队长角色翻车

房琪在一公时担任另一组的队长,却因为沟通问题和队友彭小苒何泓姗产生了矛盾,节目组的剪辑又放大了这些冲突,让房琪陷入舆论争议,在和指导老师沟通时,房琪提到我们三个人私下没什么交流,这话被解读为她在指责队友不积极配合,有背后说人坏话的嫌疑。

彭小苒想在表演中加入rap部分,房琪心里不支持,却一直没明确表态,直到彭小苒请朋友完成了rap创作,面对老师时房琪才以观众可能不接受为由反对,但嘴上还说着我尊重队员的意见,这种前后不一致的态度让她被批没有担当。

二公选队友时,房琪以担心自己精力不够为由拒绝了叶童的组队请求,还说希望姐姐玩得开心,这话让叶童觉得被轻视,当场回怼你怀疑我的精力,我觉得你的想法有问题,再加上她被指文案抄袭,只是堆砌华丽辞藻,缺乏真实情感,一系列事件让房琪的口碑严重下滑,陷入人设崩塌的危机。

02,争议之后一个松弛了,一个沉默了

(一)陈德容在温暖团队中找回自我

二公时,陈德容加入了吴宣仪的团队,吴宣仪和VAVA对她很照顾,到了三公,她又进入侯佩岑组,她说在这个团队里感受到了很多爱,觉得很开心,她选择了自己擅长的慢歌来表演,在有爱的氛围中整个人越来越放松。

四公排练时,陈德容还自嘲说这次我得跳明白,不能再只跳个大概了,她的心态很积极,完全不在乎网上的批评,还斗志满满地说要把四公的舞台完成好,从节目里可以看出,她的状态越来越好,越来越享受舞台。

(二)房琪从自信到自我怀疑的转变

相比之下,房琪在经历了全网的质疑后,状态明显低落了很多,镜头里的她常常表情麻木,心事重重的样子,几乎不怎么说话,和初舞台时那个意气风发自信满满的她相比,现在的房琪变得很谨慎,能少说话就少说话,生怕自己再出错,曾经的自信和活力,似乎都被争议消磨掉了。

03,差异背后年龄阅历与目标的三重鸿沟

(一)年龄与人生经历的不同

陈德容已经50多岁了,她年轻时一出道就演了琼瑶剧的女主角,一下子就红了,被称为大美人,但随着时间推移,她的事业慢慢走下坡路,经历了很多失望和打击,这种下坡路的经历让她的心性变得更坚强,面对批评也能更坦然。

房琪30多岁,出身普通家庭,两次高考失利后才考上大学,这些年她从主持人转型做旅行博主,又跨界参加综艺出书,人生一直是向上发展的,顺风顺水的经历让她习惯了成功,突然面对这么多质疑一时难以接受,很容易陷入自我怀疑。

(二)参加节目的目标不同

陈德容在节目中更看重团队的情感氛围,她曾说团队成员之间有爱对我很重要,一公时她觉得团队像机器人一样,缺乏默契和关爱,所以很不开心,后来到了侯佩岑组感受到了温暖,她也愿意主动练舞了,她参加节目的状态更像是来体验的,而不是为了翻红,所以心态更放松,环境变好,状态也就跟着好了。

房琪来参加节目,明显是想增加自己的知名度,希望能在事业上更上一层楼,她以为自己能像以前一样,跨界也能成功,没想到遇到了这么多争议,不仅没达到目标还掉了粉丝,这对她的打击很大,自然会感到沮丧和失落。

04,争议的意义:成长需要经历的阵痛

陈德容和房琪的不同反应反映了不同年龄段女性面对挫折的态度,陈德容的松弛源于她对人生起伏的接受,房琪的低落也是成长过程中必经的阵痛,其实被批评不一定是坏事,它就像一面镜子,能让我们看到自己的不足。

真实的不完美往往比虚假的完美更有力量,对于公众人物来说,如何从争议中反思自己,找到成长的方向,才是最重要的,无论是50+的陈德容,还是30+的房琪,她们的经历都在告诉我们人生没有一帆风顺,重要的是在挫折中学会调整,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杰么瑜

杰么瑜

深度解读当下热门爆款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