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技毫无波澜,却被吹成老戏骨,这7位演员,演什么都同质化

面包飞满天 5天前 阅读数 13 #推荐

编辑|面包飞满天

前言

在当今影视圈,流量明星演技欠佳似乎已是见怪不怪的现象,可令人咋舌的是,一些被奉为模范的“老戏骨”也开始原形毕露。

他们的演技实在难以恭维,却依旧被过度追捧,就如同网红被包装炒作一般。明明表演水平不过尔尔,却被吹嘘得神乎其神。

杨志刚

明明是老戏骨,现在的演技却十分尴尬,高开低走的人生就像他的演技。

大多演员都是不断挑战不同类型的角色,害怕会给观众带来雷同的观感,怕观众会看腻了,但杨志刚不同,他执着于出演哥哥导演的剧,在舒适圈生活。

刚开始《火蓝刀锋》播出的时候,看到杨志刚还会眼前一亮,长相老实却有着十分会骗人的嘴,在后来每部剧几乎都是清一色的超慢倍速讲话。

杨志刚近几部作品播出后,观众吐槽不断。

他表演模式固化,不管什么角色都带着强烈的个人印记,毫无新意,剧情换了,可他的表演依旧是老样子,观众对他的表演逐渐丧失新鲜感,对其演技的质疑声也越来越大。

陈道明

陈道明演艺生涯里角色跨度极大,从高高在上的帝王,到普通的平民百姓都有涉猎,可他的表演有个显著特点,无论演什么角色总是一脸严肃。

观众看他的戏,总感觉缺了点灵魂,难以透过表演走进角色的内心世界。

就拿《雍正王朝》来说,他饰演的雍正帝,多数时候都在展现愤怒、狠厉的一面,很难让人感受到这个复杂帝王其他丰富的情感层次,毕竟真实的人情绪是多元的,不该如此单一。

还有在《流金岁月》里,他演商界大佬,摔杯子发怒的场景,和《康熙王朝》朝堂上的表现太过相似,以至于网友纷纷调侃,仿佛一下子“穿越”了。

在《楚汉传奇》里,陈道明将前期的刘邦塑造的还是非常到位,感觉这就是那个历史书中,我们所熟悉的这个历史人物。但是在塑造晚年的刘邦时,陈道明依然摆脱不了“康熙”的影子,表情、语气都非常相似。

他的每个角色仿佛都带着挥之不去的帝王气场。

倪大红

面瘫式演技是倪大红的一大标签,在《都挺好》中,他饰演的苏大强全程面瘫,表情僵硬,台词尴尬。

倪大红演技的争议并非空穴来风,早在之前的作品中,就有观众指出他的表演风格过于沉稳内敛,有时还显得缺乏爆发力。

他经常用面无表情来故作深沉,一套演法下来不换汤也不换药,瞪着大眼睛,面无表情故意压着嗓子,缺乏对角色的深入理解。

马伊琍

《龙城》中女主东霓是长发烫的大波浪,马伊琍为了演这个角色,直接套了一顶齐刘海大波浪卷发,假发带上将她的的优势掩盖,显得脸长又沧桑,没有原著里描写的青春张扬、奔放妩媚。

在这部剧中马伊琍演技浮夸、表情狰狞,张牙舞爪像是要吃人,为了表现角色的肆意张扬,她全程都摇头晃脑,翘着兰花指装生气,姿态扭捏,少女感没看到,反倒是平白给人一种矫揉造作的感觉。

随着年龄的增长,马伊琍的演技好像停滞不前了,挑选剧本的眼光更是让人不解,作品的口碑基本上都在及格线徘徊。

其实只靠博眼球的烂剧来博眼球,一时间可能有大好风光,可对演员本身来说是没有什么好处的,还是更应该注重磨练自身演技。

唐国强

曾经这位老演员备受尊崇,可如今他主演的《我们的队伍向太阳》播出后,却让他陷入了职业生涯的泥沼,观众毫不留情地对他在剧中的演技表达不满,质疑声此起彼伏 。

观众认为在他重复扮演的伟人形象中演技僵硬刻板,在剧中的眼神戏太过沧桑,与毛泽东伟岸的形象相差甚远。尤其是唐国强频繁显露的眉头紧锁、眼袋下垂等细节,完全让人看不到主席应有的气度和风采。

对于一个演员来说除了要有精湛的演技,更应该有对角色的理解和塑造,以及对历史的尊重。

而在这部剧中,唐国强尴尬的演技根本让人代入不进去故事情节中也难以让人与自己心目中的毛主席联系起来。

在很多人心中毛泽东是和善并且气势恢宏的,但他在戏中总是眉头紧锁,给人一种难以亲近的感觉。

无论唐国强给塑造了多少经典的角色,还是要考虑今后的发展方向,怎么在同一类角色里给观众带来不同的体验感是很多演员需要考虑的问题。

张铁林

只要一提起张铁林,映入多数人脑海的便是《还珠格格》里那位威严霸气的“皇阿玛” ,这一经典角色让张铁林走进了大众视野,被观众所熟知。岁月流转,如今张铁林的演技却屡屡遭到观众诟病。

在《还珠格格》中,张铁林饰演的皇阿玛形象火爆出圈,可表演手法过于单一,全程靠“吹胡子瞪眼”推动情绪、塑造人物。

这一表演惯性延续下来,使他后续角色都带着这个痕迹,无论什么剧情、人设,他都不自觉地瞪眼表达,毫无角色区分度。

观众对此吐槽不断,戏称他演啥都是皇阿玛“附体”,完全没法让人代入剧情,这么多年过去了,张铁林的演技丝毫不见长进,并被网友批为“毁容式表演”。

闫学晶

或许闫学晶这个名字,部分人会感到陌生。但只要一提起《刘老根》里的山杏,那个性格爽朗的农村姑娘形象便会浮现在许多人的脑海中。

闫学晶在演艺生涯里频繁塑造“乡下女人”,像是那些长期占据荧幕、堪称经典的农村题材剧,比如《俺娘田小草》《刘家媳妇》等热播剧集,让观众领略到她的表演风采。

不过,闫学晶长期局限于同一题材、同一类角色,难免会让观众对她的演技产生审美疲劳。

她不仅深陷“农村剧套路”的循环中难以突破,还涉足直播领域,开启网红式的带货模式。更引发争议的是,她前往革命老区进行商演,据说唱几首歌就要价30万元,此事一出,迅速在网友间掀起讨论热潮。

结语

真正配得上“老戏骨”名号的演员,无惧打破过往形象。像张颂文在《狂飙》里,把从卑微卖鱼郎成长为只手遮天的黑老大这一复杂历程,演绎得入木三分。

范伟在《漫长的季节》中也彻底颠覆以往形象,用精湛演技征服观众,他们对角色满怀敬畏,这才捍卫了演技的尊严,别再把“老戏骨”当作演技敷衍、不思进取的借口!

参考信源

北晚在线

央广网

极目新闻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