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精英层统一共识:要想成为世界大国,须扳倒邻国这个最大障碍

渔乡追梦人 20小时前 阅读数 88 #推荐

笔者认为-印度把中国当做实现大国梦的障碍,格局太小,成不了大国,同理,如果中国把超越美丽国当做目标,永远超不了,只有做好自己的事,走人类命运共同体道路,自然会超越。

中印关系这几年的变化真是让人瞩目,尤其是2020年的边境冲突,彻底点燃了两国间的紧张气氛,印度一方面在高喊抵制我国,另一方面却又不得不依赖其技术和产品,这种矛盾让人感到耐人寻味。

2020年6月,中印两国在加勒万河谷发生冲突,双方士兵均有伤亡,此事直接导致印度对我国(指我国)实施经济制裁,封禁了59款来自我国的应用程序,原因是这些软件可能危害国家安全。在此之前,印度高层曾多次提到要制衡我国,然而每每到了实际操作中却发现仍然要依赖其技术和产品,特别是在信息技术和通信领域。

印度试图在中东、孟加拉湾、印度洋等地构建自己的合作体系,同时借助“多向结盟”的模式与美、俄、欧等大国并进,印度在国际关系中寻求多边合作,以应对我国的挑战,但其战略实施面临诸多复杂因素。

2020年,印度加入了由美国主导的“四方安全对话”机制,并在海洋事务上对我国采取了更加强硬的措辞,甚至不惜得罪自己的传统友邦俄罗斯,公开叫嚣要与其一起对抗我国。印度还暂停了多项由我国企业参与的基础设施项目,并拒绝加入由其主导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

从表面上看,印度对华政策强硬且果断,但深入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就会发现,这样做印度并不能完全“脱钩”,而是更多地出于民族主义情绪的发泄。在2020年的边境摩擦中,印度多次高喊要让我国付出代价,还封禁了其大量应用程序,甚至号召民众抵制我国产品。

但现实却给印度当头一棒。2019年,中印两国之间的双边贸易额达到了928亿美元,我国成为印度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尤其是在电子产品领域,印度几乎完全依赖于我国的供给,市场对成本和效率的追求让其根本不可能去“脱钩”。

新印度战略

2021年,印度著名战略学者德鲁瓦在其新书中明确指出,我国是印度目前面临的首要战略挑战,而印度要想真正崛起,就必须围绕这一挑战制定自己的战略。德鲁瓦在书中还提出了五大战略目标,以期通过增强国家实力来应对这一挑战。

自从2020年的边境冲突发生后,印度国内反对我国的声音愈发高涨,大量民众发起抵制活动,甚至有愤怒的青年直接将自己购买的我国产品砸掉,印度媒体也开始大肆宣扬要“让我国付出代价”的言论。

民族主义的情绪发泄完之后,理性的声音渐渐回归,很多人开始担心,这样做会给印度经济带来不可逆转的损失。毕竟,中印之间的贸易往来已经非常密切,很多行业都依赖于我国产品。

例如,在药品领域,印度有不少制药企业都是从我国产业链拿到原材料后才进行生产的,要是完全抵制中货,恐怕这些企业连生存都难以维持。此外,在电子产品领域,情况也是如此。

对此有网友表示:建议: 1.中国投资印度的制造产业,建议陆续转移到其他国家,只保留印度需求额部分的本土制造即可。可以加大对巴基斯坦的投资。 2.政府应该引导或警示但不官宣向印度弱化投资,一旦印度稍微有点小成绩,就会中印和中巴挑事。

说到底,在关税战平定后,咱们得调整战略方向,或者说调整事件先后顺序,由东转向西,先肢解印度把印度打趴下,再回头处理统一与南海诸岛收复问题。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渔乡追梦人

渔乡追梦人

在渔乡追逐渔业梦想,分享渔业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