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6 万设备贵出 400 万!巫溪医院贪腐案撕开医疗采购黑幕
重庆巫溪县人民医院原党委书记刘学银因医疗设备采购腐败案落马,揭开令人触目惊心的行业乱象。价值 1376 万元的 "全自动生化免疫分析仪" 采购价,竟比周边地区同类设备高出近 400 万元。调查发现,刘学银在招标前违规透露设备参数,安排他人借壳中标,通过亲属收受 369 万元贿赂,将救命设备变成个人敛财工具。
更令人愤怒的是,这家医院还存在重复收费、违规计费等乱象。有患者做一次检查被重复收费,有人住院费用比过去暴涨数千元。当医院把救死扶伤的职责异化为 "生意经",普通百姓的看病成本自然水涨船高。
这绝非个例。医疗设备采购、药品招标等环节,部分掌权者通过设置排他性条款、虚增配置等手段中饱私囊,直接推高医疗费用,破坏医患信任。患者躺在病床上,还要担忧遭遇不合理收费,这样的医疗环境怎能不让人心寒?
值得肯定的是,巫溪县纪委监委通过 "室组地" 联动监督,不仅严惩了刘学银,还深挖同类问题,让更多腐败行为暴露在阳光下。整改后,医院门诊和住院费用显著下降,患者就医体验明显改善。
但要彻底根治医疗腐败,仅靠事后查处远远不够。必须建立 "制度 + 技术"的双重防线:一方面完善医院决策机制,引入第三方监督,让权力运行全程留痕;另一方面运用大数据、AI 等技术搭建智慧监管平台,对采购流程进行实时预警。更重要的是,要让患者和社会公众真正参与监督,让医疗领域的每一笔支出都经得起阳光检验。
医疗行业承载着千家万户的生命健康,容不得半点污垢。唯有持续扎紧制度笼子,强化监督问责,才能让医疗回归公益本质,守护好老百姓的 "救命钱"。这不仅是对腐败分子的震慑,更是对全体患者最基本的承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