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56岁在医院和家来回奔波一年,倒在母亲病床前,养老到底该靠谁

华贵禅心 6天前 阅读数 0 #情感

【注:素材来自身边生活,如有类似经历,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有人说:老人长寿是福气,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可也有“久病床前无孝子”。

不是子女不孝,而是五六十岁的子女,一身慢性病,照顾老人实在太难。

当子女拿自己的命给老人续命时,才知你养我小,我养你老是多么的艰难。

深以为然!退休后,在家和医院奔波一年,因突发疾病倒在母亲床前。

幸亏是在医院,及时做了手术,捡回一条命,养老到底该靠谁?

我叫周娜,今年56岁,退休一年,每月有5800退休金,独生女儿成家有娃。

因母亲身体不好,时常要在家和医院之间来回奔波,没法帮女儿带娃。

只能在经济上援助女儿,对还在上班的老伴,也照顾不到他的生活。

我有个哥哥,在外地,也已经退休,可他的身体堪忧,一身的毛病。

回来照顾母亲不到一周,就把自己也折腾到医院,最终只能我来伺候母亲。

86岁的母亲,要说有多么严重的疾病,也没有,只是身体机能下降,她内心恐惧衰老。

有点不舒服,就张罗着,让送她去医院,不在医院输上几天液,是不肯回家的。

我也是56岁小老人,身体也有各种基础病,血压高,血糖高,每天把药当饭吃。

可面对母亲,我能做的,不是给她讲道理,而是顺从她老人家的意思,看着她闹腾。

我和哥哥也曾跟母亲商量,能否去养老院,母亲有6200退休金,我们再贴点钱。

给母亲找家医养结合的养老院,守着我近一些,平时我常去看看她。

可母亲执意不去,说养儿女不就是为养儿防老吗?只有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才去的。

有文化的母亲,在过了80岁后,越来越不讲理,也对我和哥哥格外要求高。

既要随叫随到,还要听话懂事,即使哥哥累病了,她还责怪是哥哥不孝。

我守在母亲身边,平时在家里陪着她,完全都不管老伴,她还不满意。

在母亲的心里,养儿防老,养孩子就是为了晚年给自己回馈的。

前段时间,母亲又说自己心脏不好,总是慌得厉害,到医院也没查出啥。

母亲要求住院输液,说住在医院踏实,睡得着。

哥哥身体不好,我没告诉他,只能自己每天开车往返,给母亲送饭。

那天,我刚把饭菜给母亲摆在床头柜上,一转身,天旋地转,倒在床前。

刚好护士过来给另一个病床换药,赶紧把我送进急症室,做了手术。

老伴赶过来,母亲还跟他发火,说他没有照顾我,让我晕倒了。

母亲不仅没反思,反而认为我和哥哥都这么不堪一击,有点病就照顾不了她。

出院回家,这次哥哥没听母亲的话,还是给找了家养老院,把母亲送去了。

我控制不住眼泪,但我也刚刚活过来,照顾不了母亲,只能这样选择。

当子女也五六十岁时,到底该如何照顾八九十岁的父母,养老最终能依靠谁?

父母辈有多个子女,而我们这辈人,大多数都是一个孩子。

有的还在外面,即使守在身边,孩子的生活压力大,照顾父母,影响工作。

记得年轻时,我就曾考虑过,我和老伴的晚年,注定的归宿是养老院。

不论条件如何,我们的晚年是不能把所有希望寄托在女儿身上。

且不说,现在谁的父母谁赡养,就是女儿自己的生活也艰难。

女儿现在有一个孩子,过两年,就会要二胎,还有公婆一家子。

能有多少精力和财力照顾到我们,看看母亲就知道了。

母亲在她们那代人里,算是高收入的,父亲走后,越来越黏糊子女。

一是她内心的孤独和恐惧,让她离不开人;

二是养儿防老的传统,让母亲认为,我们做子女就该用生命为她续命;

三是不能接纳自己身体各项功能的老化,无力感和孤独感,让她害怕。

在母亲的心里,养老就该依靠儿女,把她送养老院就是我们不孝。

有人说,我们一辈子都在为养老忙碌,生娃是为养老,打拼人生也是为养老攒钱。

到了人生暮年才发现:不论是否有钱,子女是否孝顺,身体的病痛,老去的孤独,永远只能独自扛着,无人替代,唯有学会与孤独相伴,与自己和解,养老最终依靠的还是自己。

我们终其一生,父母会走,子女也要独立生活,夫妻间总有人先走。

能一直陪伴我们的只有自己,年轻时就开始注重身体保养,在努力挣钱时,锻炼好自己。

多给自己积攒点养老钱,学会独处,也要接纳尘世间的一切,依靠自己才能自在生活。

子女能把自己的生活搞好,不啃老的子女就是孝顺了,其他就不要做太多的指望。

养老院是我们这代人,晚年最终的归宿,早早地让自己认识到这个问题。

不至于老了觉得自己是被子女遗弃,而是主动走进去,减轻子女的压力和负担。

趁着一切还来得及,多修炼身心,把日子过明白了,心就会平静豁达。

看淡一切,接纳一切,包括生老病死,世间轮回,。

懂得养老靠自己,体谅子女的难处,也给自己一份勇气。

不必害怕老了,也不用担心晚年无依无靠,学会自娱自乐,有事可做。

所以,趁着还有时间,多培养些兴趣爱好,让身心有了寄托,日子才有奔头。

对此大家说是不是这样,若把养老靠在子女身上,他们也承受不起?

(本文故事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请理性阅读。)

作者:华贵禅心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你有故事,我有茶,一起畅聊余生时光。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华贵禅心

华贵禅心

退休阿姨聊中老年婚姻,感情,以及养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