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315晚会曝光的4种食物,你还敢继续吃吗?
漫不经心地走进常去的火锅店,点了几样喜欢的菜品。
正准备美美地享受一顿时,邻桌两位食客轻声聊起了今年315晚会曝光的内容。
我耳朵竖了起来,“你还敢吃火锅里的鸭血吗?”其中一人说道。
话尾儿不长,挑动着好奇,没好意思插嘴,脑海却开始浮现那场315晚会所揭示的种种。
小龙坎火锅的鸭血为何问题多?
没想到,享有盛名的小龙坎火锅竟成了聚焦的中心。
是食品问题吗?
其实不然,问题出在于他们处理食材的方法。
鸭血本无过错,关键在于商家对剩余鸭血的再利用。
记者暗访中发现,火锅店对于没吃完的鸭血进行了收集和简单处理后,竟又二次销售给新顾客。
这样一来,其他火锅店也会受到波及。
想着眼前这锅咕嘟咕嘟翻滚的汤底,心里不免有些打鼓。
食客们看到鸭血,不知道会联想到多少类似的“二次”问题。
不知者无畏,了解之后,犹疑难以避免。
辛巴牛排的真相揭示了什么?
辛巴,原是直播界的明星,但今年3月15日,他的直播间和团队推广的牛排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宣称是“原切牛排”的产品,消费者买回来后,看到的却是肉质松散、纹理混乱的东西。
事后一调查,才知是“合成肉”混充,加了不少未标注的添加剂。
辛巴并非首犯,之前已因类似问题受过处罚,这次再曝出合成肉事件着实令人震惊。
带货主播的影响巨大,但作为消费者,我们要警惕不实的宣传。
小心不是过度神经,而是现代购物必需的技能。
虾仁一向是餐桌上的常客,牢牢抓住了“新鲜、饱满”的消费心理。
一些商家却在这个‘薄利多销’的行内,毛病肆意地往保水剂里添水增重,转眼间虾仁就多出了好几斤。
买到注水虾仁,消费者损失了口感还白白掏了腰包。
150斤虾仁顷刻能变成180斤,这“技巧”背后是商家的黑心和跃跃欲试的侥幸。
以为每一块虾仁都是大自然馈赠,没想到装了不少“额外水分”。
奶茶界的隐患:过期食材如何蒙混过关?
奶茶似乎已是都市里的流行饮品之一,街头巷尾总是人手一杯。
看似不错的沪上阿姨也曝出了更改过期标签的问题事件。
储物柜里本该丢弃的过期材料,经工作人员之手翻新日期后悄然送进杯中。
这不带半点无知,明知故犯的果汁翻作新鲜。
不知情的顾客满怀期待地享受新泡的茶饮,殊不知那份甜蜜的背后藏着多少不可告人的秘密。
我们相信品牌的质量,却没料多一张印着新日期的贴纸,竟能改变了食物安全的真相。
回想起这些曝光事件,再看看餐桌上的食品,不禁多了些反思。
消费者无从判断食材从何而来,商家的良心和监管无疑是最后保障。
而我们,也需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中炼就一双火眼金睛。
每一个购买选择都关乎食品安全,谁都不希望自己成为被骗的一方。
往后的日子里,希望这些揭露能提醒更多人珍视健康,也希冀无论市场如何变化,总有一些人仍旧守住那份良知和责任。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