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年叶剑英请来张爱萍,开口就问:怎么了,这么不支持我的工作?
在我们国家那段不太平、乱糟糟的日子里,江青、王洪文这些人老是插一脚、捣乱,搞得正红红火火的国防科技事业,跟其他行业一样,全给弄乱了,结果科研、生产啥的都快没法干了。
【张爱萍复出】
1975年开头那会儿,周总理病得厉害。邓小平同志在毛主席的帮忙下,再次站出来管党、国家和军队的日常工作。他和叶剑英一起动手收拾乱摊子,特别强调要搞好国防科技。所以,赶紧整顿国防科委这事儿就被提上了重要位置。
1975年3月份,中央做了个决定,让张爱萍再次当上国防科委的头儿。
说它是“重新”任命,是因为张爱萍以前就当过国防科委主任,他一直在国防科技和国防工业领域当领导。他四次负责核试验委员会,还亲自指挥现场试验,成功主导了我国第一代地地导弹的发射、首次原子弹塔爆、空爆以及第三次原子弹爆炸试验,为增强和发展我国的国防科技立下了大功。
不过从1966年开始,历史进入了一段动荡的时期。张爱萍为人正直,不怕强权,坚决跟林彪和江青集团对着干。他和很多领导人一样,被江青他们陷害,被关了起来,就连他的家人也受到了牵连。
在监狱里,他的腿受了伤,周总理和叶剑英元帅都很挂念他的状况。
到了1972年,多亏了周总理的关心,被单独隔离了快5年的张爱萍终于重获自由,和家人团聚了。
1974年10月国庆节那天的招待会上,64岁的张爱萍现身了,他告诉大家他重获自由了。可张爱萍看起来并不怎么开心,有些同志见他恢复自由后没啥高兴样,就挺纳闷,还问了他为啥。
张爱萍诚恳地说:“有啥好高兴的?就像强盗把你绑了,然后又放你回来,你还会去谢那个强盗吗?”
他提到的那个“劫匪”,大伙儿心里都有数。
就算这样,张爱萍重新出来工作还是得到了老朋友、老战友们的热烈欢迎,大家能再次见到他,都特别开心。国庆招待会后不久,军事科学院的院长宋时轮将军就特地摆了宴席,给张爱萍接风。
宋时轮很在意张爱萍的身体状况,在吃饭聊天时,他们还聊起了张爱萍的工作。现在张爱萍还没有安排什么职位,但他以前可是国防科技方面的老将。宋时轮就提议说,不如来军事科学院工作吧。他还告诉张爱萍:“叶帅已经透露了,军委打算让你重新出山。我明天就去找他要人。”
张爱萍啥也没说太多。
没过几日,负责中央军委事务的叶剑英元帅亲自到了张爱萍住的京西宾馆探望他,还关切地询问了他的腿伤情况。叶剑英对他说:“宋时轮希望你能去军事科学院,但我们更希望你能回国防科委,你自己想去哪个地方呢?”
“我的腿正在恢复中,身体也不是太利索,所以张爱萍觉得还是先不工作为好。”
不只是腿的问题那么简单吧?我明白,这几年你吃了不少苦头,可又能怎么办呢?叶剑英元帅看出了他的犹豫,还是劝他说:“还是回来工作吧,我们想过了,国防科委现在特别需要你,那里现在乱得很,你们以前定的那些计划大都泡汤了......”
张爱萍还是坚持自己的立场,没有让步。
叶剑英没办法,只好妥协了一下,对张爱萍说:“你再好好琢磨琢磨,要是腿还没痊愈,上半天班也可以,或者一天来工作两个小时也行。”
这次聊完天之后,张爱萍的工作还是没能定下来。
一个月后,叶剑英把张爱萍请到西山的家里,两人又聊起了工作上的事儿。叶剑英说起了我们国家之前发射的那颗能回来的卫星,可惜的是出了点问题,没完全成功。虽然张爱萍现在不在那个职位上了,但他还是很关心,言语间透露出不少担忧。
叶剑英又一次对他说:“科委的工作还得你来负责,邓小平同志也觉得你最合适。你得赶紧把这事儿管起来,现在情况挺紧急的,咱们耽误不起了。”
张爱萍没吭声,他既没点头答应叶剑英的提议,可也没直接拒绝。
叶剑英接着说:“中央军委已经做好了决定,也跟陶鲁笳商量过了,由你来当国防科委的主任,陶鲁笳呢,就担任政委,另外,你的副总长职务也恢复了。”
让他感到高兴的是,经过几次交谈,张爱萍虽然没有完全下定决心,但至少没像之前那样一口回绝了,态度有些松动了。
张爱萍对于要不要接受这个任命还在纠结。其实,从1972年他从监狱出来后,不少老朋友就劝他提交申请,重回党的怀抱,但他一直没点头。那些年经历的动荡,确实给他心灵上带来了很大的创伤。
当他拿不定主意时,决定去探望领导人邓小平。想当年,他在国防科技的最前线拼搏时,邓小平曾给他打气:“你们尽管放手去做,成功了算你们的功劳,失败了责任在我们书记处。”这句话让张爱萍一直铭记在心。
现在他和邓小平又碰面了,可情况跟以前大不一样,他们俩都熬过了好多艰难的日子。
邓小平亲切地迎接了他,聊天时,张爱萍谈到了叶剑英元帅希望他去国防科委任职的事情,邓小平笑着劝他说:“既然让你去工作,那就去干呗,工作总比闲着好呀。”
叶剑英和邓小平的鼓舞,让张爱萍备受激励,这使他再次下定了重返工作岗位的决心。
他答复叶剑英说:“我听从组织的安排。”
“这才是真正的张爱萍嘛。”叶剑英元帅乐呵呵地说,他立刻给张爱萍指明了方向:“你的任务就是,得赶紧把卫星送上天。老话重提,要是落后了,可就得挨打了。”
1975年3月8日,张爱萍正式接掌国防科委主任一职,再次回到了他得心应手的国防科技工作领域。
【张爱萍投身工作】
听说张爱萍要再次担任国防科委主任,科委机关的好多人都特别高兴和激动,他们早早就把办公室给张爱萍准备好了,还安排了工作人员,满心期待地等着他回来。
不过,张爱萍没直接回办公室,他先领着工作组去了专门负责搞航天技术的关键地方——七机部,也就是第七机械工业部。
以前,江青等人把国防科委搞得一团糟,其中负责航天工业的七机部也没能幸免。但七机部作为国防高科技的关键部门,它的重要性那是明摆着的。
响应党中央的号召,看着眼前的乱摊子,张爱萍全神贯注地投入工作,他把七机部存在的问题一一列出来,然后马不停蹄地开始整改。多年后回忆起来,他说:“那时候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赶紧让我们的事业重新兴旺起来,压根儿没考虑自己。”
他得到了包括邓小平、叶剑英等中央大领导的力挺。那时候,好多人都瞧见,张爱萍拖着那条受过伤的腿,兜里还揣着救命的氧气袋,以防心脏病突发,他不分昼夜地穿梭在国防科委的各个基层单位和试验场地,跟基层的科技人员、干部、工人们花了大把时间聊天,探讨各种问题。
他带头后,七机部的风气大变样,各项工作也开始慢慢步入正轨。
他带着大家鼓起勇气,再次踏上了研发先进武器的征程,张爱萍深情地叮嘱大家,务必“争分夺秒”,他强调说:
我们曾经拥有宝贵的时间,但不小心把它弄丢了,所以得赶紧找回来。怎么找呢?关键是要把绝大多数的同志都团结在一起,心里装着大局,就像毛主席说的,大家要拧成一股绳,顾全大局,打起精神,好好干活。
1975年7月,长征二号火箭成功把尖兵一号卫星送上了天。
10月份,我们又一次成功进行了地下核试验的爆炸。
11月份,我们成功发射并回收了第一颗能够返回来的探测卫星。
1975年下半年,工作环境还是挺不容易的,但张爱萍带着大家制定了洲际导弹、潜地导弹和通信卫星这些高科技武器装备的研发计划,并且亲自指挥实施。就这样,我国的国防科技持续进步,不断有了新进展和新成就。
在这一年的七机部表彰大会上,张爱萍脸上不再挂着往日的忧愁,他开心地夸奖大家:“半年前,我就在这儿说过,等你们干出成绩来,我一定来好好表扬你们,给你们唱首‘英雄辈出新时代’。今天,我就是特地来表扬大家的。”
这时候,每个人都满怀憧憬,张爱萍告诉大家:咱们得在1977年之前搞定洲际导弹的任务。为了这个目标,所有科研人员都在拼命干活呢。
可是,事情总是变化莫测,毛主席老了,周总理病得厉害,邓小平的日子也不好过,再加上江青带的“四人帮”越来越嚣张。到了1975年底,张爱萍刚回工作岗位没多久,工作就又被耽误了。更糟糕的是,他身体还出了问题,得住进301医院。
事情被上报到中央军委后,叶剑英立刻给张爱萍打了电话,安慰他说:“你别着急,他们不会拿你怎样的。”
接着,叶剑英赶紧给301医院发了三条关于张爱萍的重要吩咐,他特别强调说:
首先,得好好给张爱萍治病,还得细心照顾他。
第二,别让外面的人进医院影响他治病。
第三,张爱萍得留在医院,没得到我的同意不能走,得好好养病才行。”
在那个混乱的时期,叶剑英给出的这样的吩咐,无疑给了张爱萍很大的关照和庇护。
【张爱萍再度出山】
大家都知道,1976年是我们国家特别关键的一年,关系到国家以后的路怎么走。这一年里,先是周总理、朱老总、毛主席这三位大人物一个接一个地离开了我们,然后叶剑英、华国锋站出来,按照老百姓的心愿,果断打倒了“四人帮”。
当我们的国家再次迎来期盼已久的和平岁月,就像1975年那样,叶剑英心里还是琢磨着让张爱萍来挑大梁,打算让他重回国防科委主任的岗位上。
大灾难过后,叶剑英元帅非常忙碌,有好多事情等着他去处理。到了1977年春天,他先安排当时担任总政治部副主任的徐立清,去劝说张爱萍。
张爱萍现在又遭遇了一次打击,心里因为这一连串的大变动五味杂陈。当叶剑英召唤他时,张爱萍诚恳地说:“请帮我向叶剑英元帅转达谢意,要不是他保护我,我可能撑不到现在。”
可是,当提到要回到国防科委时,张爱萍又一次犹豫了起来。
在叶剑英位于西山的家里,他直截了当地问对方:“你这是怎么了,请了你那么多次都不肯来,这么不给我面子呀。”
“我并非不支持您,只是我的心脏不太好。”张爱萍对他说。
叶剑英聊起咱们国家眼下的形势,强调国防科技得赶紧搞上去,这对咱国家太重要了。特别是说到咱们国家的洲际导弹,这是张爱萍两年前还没完成的心愿。一说到这事儿,张爱萍立马就说:“我听组织的。”他又把那句老话拿了出来。
叶剑英开心地笑了,他说道:“这才是真正的张爱萍啊。”
于是,1977年张爱萍又一次回到工作岗位,成了国防科委的头儿和人民解放军的副总参谋长,他心里满装着国家的国防科技,特别把研制洲际导弹当成了最关键的任务。
1980年,张爱萍顺利地安排并指挥了咱们国家第一颗洲际导弹的发射,这件事的历史影响非常大。
到了八十年代,领导提议让张爱萍来当国务院的副总理,负责国防科委和国防工办的事务。邓小平曾这样赞叹:“大家都说军队里有两位不能轻易得罪,张爱萍就是其中之一。”
那时候,张爱萍主要负责核工业方面的工作。在处理具体事务时,大家有了不同的看法。这事儿后来传到了邓小平的耳朵里,他便专门找张爱萍聊了聊,问道:“我听说你连会都不去参加了?”
张爱萍直言不讳地说:“只要会议跟我有关系,我都会去参加。但他们聊的农业、体育这些,不归我负责,我也不懂行,所以我觉得去陪着开会没啥意思。”
他的话说得挺在理,连邓小平都忍不住感叹:“都说部队里有俩大佬不能惹。爱萍啊,你就是其中一个!得留神点儿。”
这显示了张爱萍的高效工作作风,在那之后的日子里,邓小平依旧鼎力支持张爱萍在国防科技和国防工业领域的工作。
直到1987年,已经77岁的张爱萍才不再担任主要领导职务,转到了二线工作。
在那些不平静的年月里,他一直坚持并付出努力,这些成了他心中最珍贵的记忆宝藏。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