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考志愿填报经验总结
上海的高考志愿填报体系有着自身的特点。
志愿批次设置方面,本科阶段,综合评价批次设置 4 个平行志愿,仅限初报名公示合格且高考成绩达特殊类型招生控制分数线的考生填报;零志愿批次有3个平行志愿,主要针对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在沪招生;本科提前批为4个顺序志愿,涵盖军事、公安、师范等专业,部分专业需通过体检或面试,如军校的体能测试;本科艺体类批又分甲批次(1个顺序段志愿(校考专业)+ 10个平行段志愿(统考专业))和乙批次(征集志愿专用);地方农村专项计划设置4个顺序志愿,限本市农村户籍考生填报;本科普通批设置24个平行志愿,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投档,每组可填4个专业并勾选调剂 。专科阶段,专科普通批设置平行志愿,具体数量参考教育考试院后续通知 。
填报时间上,本科志愿在高考成绩公布后统一填报,大致时间为 6 月底至7月初(参考2024年时间);征集志愿方面,本科普通批征集预计7月中下旬开放,艺体类乙批次同步进行 。分数线公布方面,本科录取控制线与高考成绩同步发布,艺术类本科线为本科录取控制线的75%(舞蹈、戏曲类另行公布),体育类本科线为本科录取控制线的70%。
上海考生填报志愿时,可遵循这些技巧。首先要精准定位分数区间,结合自己的高考成绩在全省的排名和各高校的录取分数线,合理分配志愿,形成 “冲稳保”策略,例如按20%冲刺、60%求稳、20%保底的比例填报,以降低滑档风险 。要吃透平行志愿投档规则,明白平行志愿虽平行但检索有先后,每个批次仅有一次投档机会,填报时前三个志愿可适度冲刺,中间求稳,最后两个务必保底,减少退档可能 。同时,关注新兴专业和院校,新兴专业如智能建造、智慧农业等,因开设院校少、竞争小,录取分数较低;新升格的本科院校首年招生也常有机会 。此外,还可善用大数据分析工具,利用“阳光高考”平台等,分析近三年的录取数据,关注院校专业的录取位次、大小年现象及专业级差规则,提升录取几率 。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