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越自卫反击战,美国为何暗助中国?

世界纵横 4天前 阅读数 33 #历史

1979年2月17日,对越自卫反击爆发。其实早在1978年11月,我国就已经下定决心要“教训越南”。战争爆发后,国际社会出现了不同的声音,苏联公开支持越南,要求我国停止战争。苏联军舰还出现在北部湾,耀武扬威,妄图给我国施加压力。美国的表态比较含蓄,只是在发布会上采用"希望各方保持克制"的外交辞令,没有公开支持任何一方。但事实上,在这场战争中,美国却是暗助我国。那么这是什么原因呢?

第一,越战美国损失惨重。1954年《日内瓦协议》签署,越南以北纬17度线为界,分裂为南越和北越两部分。美国为了提升在东南亚的影响力,扶植南越政权,对抗北越。1961年,肯尼迪上台后,试图加强在南越的军事力量,派遣特种部队进入南越,增加了地区紧张局势。但在北越的强大攻势下,控制了南越的大片土地。

美国不愿看到越南统一,1964年,美国决定扩大战争,出动地面部队在岘港登陆,越南战争全面爆发。这场战争给美国造成了很大损失,据统计,在越南战争中,平均每天就有23名美军士兵永远倒下。

美国军费开支达到了7380亿美元。为维持战争机器运转,美联储被迫增发货币,直接导致美国1970年代经济危机,布雷顿森林体系也濒临崩溃。越南战争极大地削弱了美国,上世纪70年代冷战转为苏攻美守。当时北越就直接表示:"美国正在输掉两场战争——越南战争和世界影响力。"

第二,越南是苏联盟友。由于美国被越南战争削弱,苏联在70年代开启了全球扩张政策。越南完成统一后,开始全面倒向苏联,越南和苏联签订了《苏越友好合作条约》,苏联获得金兰湾、岘港等深水港使用权,苏联海军加强了在南海和马六甲海峡地区的军事力量。马六甲海峡沟通了太平洋和印度洋,是世界重要的海上咽喉,美国将马六甲海峡视为战略通道,在新加坡部署了军事力量。苏联在越南金兰湾部署大量舰艇,威胁了美国海军的战略安全。

为了提升在东南亚中南半岛的影响力,苏联承诺要加大援助越南力度,表示每年要向越南提供15亿美元的军事援助,包括800辆T-54坦克和120架米格-21战斗机。这样一来,中南半岛就成为了美国和苏联争夺的前沿阵地。苏联在金兰湾的驻军直接威胁到马六甲海峡,更是触及了美国在东南亚的核心利益。因此美国乐意看到我国教训越南。

第三,中苏交恶。20世纪50年代后期,苏联提出要在中国领土和领海上建立中苏共有共管的长波电台和共同舰队,这些涉及中国主权的要求,遭到了我国拒绝。此后中苏关系逐渐恶化,在中苏边界驻扎了大量军队,威胁我国的边界安全。到了70年代,美国方面为了应对来自苏联的强大攻势,开始主动和我国交好。1972年尼克松访华,标志着中美关系逐渐深化。

综合这些方面,对越自卫反击战爆发后,美国虽然没有公开支持中国,但暗地里却相助中国。比如当苏联舰艇出现在北部湾耀武扬威时,美国海军在菲律宾一带演习,客观上为中国的海上威慑提供了战略支持。此外战争期间,美国还放宽了对华军事技术转让限制。其实美国这么做,也是为了美国的利益,是建立在共同对抗苏联扩张的基础之上。时任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在回忆录中写道:“帮助中国维持对苏战略平衡,符合美国全球利益。”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世界纵横

世界纵横

记录历史,给你好看的历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