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石油“油缘会”500师生参与,大学生焦虑,问题不简单

嬿静是遥夜 4周前 (03-27) 阅读数 2 #推荐

西安石油大学最近搞了个“油缘会”,听着像石油行业的相亲大会,其实是个心理健康宣传活动。这年头,大学生心理问题挺受关注的,学校也想方设法来疏导。这次活动,又是做香囊,又是DIY面具,看起来挺热闹,五百多师生参与,副校长都亲自站台。

这事儿,往小了说,是学校关心学生,挺暖心。往大了说,大学生心理健康,真不是小事。别觉得都是象牙塔里的天之骄子,压力山大着呢。现在的大学生,焦虑几乎成了标配。一方面,内卷严重。从小学就开始比,一路比到大学,好不容易考上了,发现周围个个都是“卷王”。你不卷,感觉就要被淘汰。另一方面,未来迷茫。学了四年,出来发现专业不对口,工作不好找,房价高得离谱。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种落差,搁谁身上都受不了。你看“油缘会”上那些活动,又是“情绪交换站”,又是“封藏心事”,说白了,就是想给学生提供一个情绪出口。但问题是,一次活动就能解决问题吗?

恐怕很难。当我们习惯性地将大学生心理问题归结为“抗压能力差”、“心理素质低”时,是否忽略了更深层次的原因?比如,教育评价体系是不是太单一?社会流动性是不是变差了?机会是不是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手里?说实话,现在的大学生,比我们当年要焦虑得多。以前考上大学,基本就等于有了铁饭碗。现在呢?985、211毕业,照样面临失业风险。社会对他们的期望值太高,而他们能掌控的东西又太少。有人说,这是因为大学生“玻璃心”,受不得挫折。但换个角度想想,他们从小到大,几乎没经历过什么真正的挫折。

一路顺风顺水,突然遇到人生的第一个大坎,当然会感到迷茫和无助。学校搞这些活动,当然是好事。但更重要的是,要创造一个更宽松、更包容的社会环境。别老是盯着他们的成绩,也关心一下他们的内心。别老是灌输成功学,也告诉他们,平凡也是一种幸福。仅仅这一个“焦虑”的标签,就足以说明问题的严重性。以前我们说“少年强则国强”,现在看来,还要加上一句“少年心安则国安”。如果年轻人都活得焦虑、压抑,那这个社会还有什么希望?所以,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只停留在搞活动、做游戏的层面。需要从更深层次去思考,如何帮助大学生找到自我价值,如何让他们在迷茫的时代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说到底,“油缘会”也好,“阳光护航”也罢,都是一种尝试。但愿这种尝试,能真正走进大学生的心里,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力量。就像那些DIY的面具,希望他们最终能找到真实的自我,而不是戴着面具,迎合这个焦虑的世界。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嬿静是遥夜

嬿静是遥夜

嬿静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