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宫发言人穿着中国衣服,特朗普大厦卖中国货,徐德智:掩耳盗铃

一个有灵魂的作者 2天前 阅读数 258 #科技

2025年4月14日,白宫发言人卡洛琳·莱维特在一场火药味十足的记者会上,因身穿中国制造的服装成为全球焦点。同一时间,央视记者徐德智曝光纽约特朗普大厦纪念品商店用价签遮挡“中国制造”标签的滑稽场景。这两起事件像一面照妖镜,戳破了美国“对华脱钩”口号下的虚伪——一边高喊抵制中国商品,一边偷偷用中国货;一边挥舞关税大棒,一边让本国小商户沦为炮灰。

卡洛琳·莱维特或许没想到,自己会成为中美贸易战的“行为艺术代言人”。在抨击中国政策的发布会上,她衣领上东莞麻步镇工厂的花边、话筒上的“中国制造”标识,被中国网友扒了个底朝天。网友戏称:“建议莱维特脱掉衣服光膀子发言,毕竟连她面前的美国国旗都是中国产的!” 这种讽刺背后,是特朗普政府加征关税政策的荒诞性——美国社会早已离不开中国供应链,从日常消费品到高科技设备,中国制造的渗透率远超政客的想象。

而特朗普大厦的“掩耳盗铃”操作更显滑稽。徐德智实地探访发现,商店内中国产纪念品的“Made in China”标签被价签刻意覆盖,试图营造“去中国化”假象。然而,越南制造的T恤、美国产的马克杯旁,仍混杂着义乌产钥匙扣和东莞产摆件。这种“遮标秀”暴露了一个事实:全球化产业链无法被政治口号切割,美国商界正用脚投票,继续依赖中国制造。

 

当白宫政客表演“对华强硬”时,美国小商户却在为生存挣扎。洛杉矶玩具店主何塞·加西亚的账本算得清楚:一个中国产的熊猫玩偶原本售价32美元,若加征145%关税,价格将飙至80美元,“谁会花这笔钱?”他的店铺周围已有同行倒闭,而全美类似的故事正在上演。弗吉尼亚州的艾米·卢瑟福同样绝望:“我们的货架90%是中国商品,涨价只能让顾客流失。”这些普通人的困境,与特朗普大厦“遮标”的虚伪形成鲜明对比——大资本可以玩弄标签游戏,小商家却连遮羞布都买不起。

徐德智在报道中尖锐指出:“制造业的全球化不可逆,靠关税让产业链回美国?痴人说梦!” 这种判断基于一个现实:中国已深度嵌入全球产业链。从苹果手机的郑州组装,到特斯拉上海工厂30秒下线一辆Model Y,再到东莞工厂的服装花边,中国制造的效率与规模让“替代选项”成本高得离谱。美国《纽约客》曾评论:“万斯们还在用19世纪的逻辑对抗21世纪的工业体系。”

而美国的焦虑正源于此。当白宫发言人穿着中国衣服痛批中国,当自家大厦用价签遮掩中国标签,这种精神分裂式的行为,恰恰暴露了霸权衰落的无力感——他们无法接受,自己制定的规则正被中国参与重构。

如果连美国精英都离不开中国制造,普通消费者又能有多少选择?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身边有哪些看似‘外国货’实则中国造的商品?”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一个有灵魂的作者

一个有灵魂的作者

一个具有灵魂的作者,网罗科技最前沿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