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打一针就能“迅速回血”?上了热搜的这种针,真的靠谱吗?

潇湘名医 3天前 阅读数 8 #推荐

“累”是现代人生活的常态,而在“内卷”文化盛行的韩国,“不睡觉”甚至成为了一种“国民标签”——白天靠冰美式续命,深夜蹦迪、喝酒、散步,凌晨入睡,清晨又妆容精致地重返职场。这种“修仙式”作息背后,是韩国年轻人对“大蒜针”等营养针的依赖。一针下去,疲劳消退,仿佛“满血复活”。据打过的人说:这种针要定期打,打完后,“腰不酸了”“腿不疼了”,这引发了不少人的兴趣,甚至出国打针,还一度上了热搜。今天湖南妇女儿童医院中医妇科晏瑶医生就和大家说说这件事。

何为“大蒜针”?

而是味道像大蒜才因此得名,它的大蒜味来自维生素B1,里面可能含有部分B族维生素、维生素C、葡萄糖等。

B族维生素,在帮助机体维持神经元功能、调节心理认知、助力消化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维生素C抗氧化、提高免疫力;葡萄糖补充能量,说白了,「大蒜针」其实是营养针。

对于普通人来说,不建议没事就打这种“针”!那我们应该如何科学的缓解疲劳,改善身体状况呢?

中医观点认为,这种“以针代眠”的方式如同“饮鸩止渴”——看似缓解疲劳,实则掏空元气,让身体陷入“虚亢”状态,最终导致阴阳失衡、脏腑功能紊乱。

与其挨上一针、吃各类不同功效的保健品,不如学一学我们老祖宗的智慧,改变生活方式!

中医不仅仅可以治病救人,还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由身到心、由里而外的全面养生。

1. 合理饮食:养脾胃,补气血

中医理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弱则气血不足,人易疲乏。

五谷为养:遵循《黄帝内经》饮食原则,以大米、小米等谷物为主食,搭配山药、南瓜、莲藕等健脾食材。

忌生冷油腻:避免冰饮、辛辣、高脂食物,保护脾胃阳气。

推荐黄酒炖阿胶补血养颜,大米汤生津护胃,生姜红枣茶温中散寒。

2. 优质睡眠:顺天时,养肝胆

中医理论:子时(23点-1点)胆经当令,丑时(1点-3点)肝经循行,此时入睡可助肝胆排毒、升发阳气。熬夜则耗伤阴血,导致“少阳不升”,次日困倦乏力。

早睡早起:尽量23点前入睡,晨起适度活动以升发阳气。 可以睡前温水泡脚、按揉涌泉穴,或饮用酸枣仁百合茶安神助眠。

3. 适度运动:动生阳,静养阴

中医理论:“动则生阳”,适度运动可促进气血循环;“静则养阴”,冥想、站桩等静功可调和阴阳。

建议每天打打八段锦、散步与站桩,每日散步30分钟,或练习“养元桩”,以形带气,滋养脏腑。

4. 情志调养:疏肝解郁,心神安宁

长期压力与焦虑是疲劳的隐形推手。中医认为“肝主疏泄”,情绪不畅则肝气郁结,引发疲乏、失眠。

每天睡前按揉太冲穴(足背第一跖骨间隙)疏肝理气,放松一天的焦虑心情。

通讯员:易成功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潇湘名医

潇湘名医

湖南最权威健康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