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俄导弹射程差距悬殊:俄18000公里,美12000,中国多少?

历史有点丰 2天前 阅读数 117 #历史

【美苏德三国竞相研发】

在二战那会儿,德国纳粹像狂风一样席卷了整个欧洲。苏联的战士们,在东边的战场上,跟纳粹展开了拼死较量。战事拖得太久,打得难解难分,大家都盼着能早点结束这场大战。这时候,美国、苏联,还有德国,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同一个办法——研制那种特别厉害的武器,就是能一下子造成很大伤害的那种。他们心里都清楚,要是有了这种武器,说不定就能扭转战局,早点把战争打赢了。所以,这三个国家都悄悄地开始行动了,想尽办法要造出这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那时候,科学家们心里都明白,要是谁能快点造出核武器,那在战场上可就占了大便宜了。所以,一场不动声色的武器比拼就悄悄开始了。美国因为有钱,地理位置又安全,所以在核武器的研究上就先走了一步。到了1945年,美国真的把原子弹造出来了,还在广岛和长崎扔了两颗,把日本逼得投了降,二战也就这么快点结束了。

打完仗以后,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张。斯大林很快就发现了,美国手里有了核武器,这对苏联来说是个大麻烦,威胁可不小。为了保证自己国家的安全,苏联在控制德国后,赶紧把一大堆核武器研究的资料和那些科学家们带回了莫斯科,打算自己动手研发核武器。这样一来,苏联也踏上了研制核武器的道路,决心要跟上美国的步伐,保护好自己。

原子弹被造出来后,美苏两国都觉得这武器挺厉害,但也发现它用起来挺麻烦。于是,他们就开始琢磨怎么让这武器用起来更方便、更快。想来想去,他们决定研究洲际导弹。1950年的时候,苏联先动手了,批准了一个用液体燃料做动力的洲际导弹研究计划。美国一看,也不甘落后,马上就跟着搞起了自己的研究计划。

在冷战那会儿,美苏两国为了抢军事上的老大位置,都拼了命地研发洲际导弹。两边都砸进去好多人力、物力、还有钱,就想在这场不见血的较量里拔得头筹。到了1957年,苏联那边终于搞出了第一枚洲际导弹,还试着发射了一下。虽然这导弹不争气,只飞了八秒就掉下来了,但这事儿可不简单,它说明苏联在导弹技术上已经有了大进展。

1951年那会儿,美国就已经动手搞洲际导弹的研发了。到了1957年,他们试着发射了第一枚洲际导弹,可惜没成功。这事儿让美国政府和军方头疼得不行,感觉压力山大。为了向全世界证明美国在导弹技术上也能跟苏联比肩,美国国防部咬咬牙,加大了对导弹研发的投入,还拉了一大批军事专家和技术大牛来一起攻关。

在美苏争霸那会儿,虽然第一代洲际导弹已经出炉了,但它用起来还不是那么稳当,得再改进改进。可那时候,冷战正热乎着呢,美苏俩大国也没别的招儿,只能在一次次失败里找经验,在碰壁的时候想办法往前冲。洲际导弹,成了他们在战略较量里的关键牌,以后啊,这场斗争还得在这上面接着较劲。

【东风导弹屹立天际】

在美苏两国争分夺秒地研发洲际导弹那会儿,咱们中国也踏上了探索的征程。不过,咱们跟美苏可不一样,既没有强大的钱包支持,也没有现成的技术底子,一切都得从头摸索。

早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钱学森就有了个大胆的想法,那就是让导弹像滑翔机那样飞。他觉得,要是导弹能滑翔,那它的飞行距离和准确度肯定能提高不少。但那时候的中国,技术条件还远远跟不上这个梦想。尽管如此,钱学森还是毫不犹豫地回到了祖国,一门心思扑在了中国的导弹研究上。

新中国一建立,党中央还有毛主席就特别看重导弹技术这块儿。那时候条件真的特别差,但咱们的科研人员还是咬咬牙,开始了他们的探索之路。他们没有那种高端的仪器和设备,只能靠着一些很老土的工具来做实验;也没有完整的理论给他们当指南针,只能一次次地试错,慢慢地找方向。

要想快点儿搞懂导弹技术,中国就走了一条“学一点、做一点、试一点”的路子。那些科研人员啊,白天忙着啃书本学知识,到了晚上也不休息,加班加点地画图、算数据。他们拿着老式的计算尺,一点一点地算导弹的飞行路线,然后用最基础的工具,一点点地把零件做出来。

1960年那会儿,咱们国家搞出了第一颗近地的导弹,名字挺威风,叫“东风一号”。这一发射成功啊,就算是给咱们国家的导弹事业开了个好头。打那以后,东风系列的导弹就像是开了挂一样,一个接一个地冒出来。东风二号、东风三号,它们的射程越来越远,打得也越来越准。

1980年5月份,18号那天,有个特别让人激动的新闻传遍了全国。咱们国家自己搞出来的东风五号洲际导弹,在太平洋的天上划出了一道特别漂亮的弯线,稳稳当当地掉在了之前就定好的地方。就这么一下,中国也成了能造洲际导弹的国家了,之前只有美国和苏联能做到。咱们国家成了这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这技术的。

东风五号导弹顺利升空,这可是个大事儿,意味着咱们中国正式步入了全球军事大国的圈子,国际地位那是噌噌往上涨。想当年,世界局势动荡不安,手里要是有了洲际导弹,那简直就是给国家主权和安全上了一把大锁,心里头踏实多了。

东风五号之后,中国的导弹研发之路真是越走越宽。东风导弹系列不断添新丁,不光能飞得更远,打得也更准,威力更是杠杠的。最让人惊叹的是,中国导弹技术发展得既快又稳,可靠性高得让人竖大拇指。经过好几次真刀真枪的演练,东风导弹那可是次次都能成功发射,这不就是中国科研人员本事大的最好例子嘛。

中国导弹表现突出,真的让全世界都盯上了。不少国家都想跟我们合作,一起搞点大事情。记得2007年那会儿,我们跟沙特就搭上了线,他们买了我们的东风三号导弹。这事儿可不小,算是咱们国产武器装备头一回走出国门。而且啊,这么一来,咱们国家主张的和平发展,也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和好评。

说起来东风导弹家族里,东风四十一那可是数一数二的厉害角色。这款导弹汇聚了好多年的研发心血,把东风系列里好几个型号的精华都给揉一块儿了,简直就是咱们中国洲际导弹技术里的顶尖货色。

说起东风四十一的诞生,其实是因为咱们中国军队一直想要更厉害的导弹武器。有了东风三十一甲和东风五号这些前辈,科研人员就开始琢磨怎么造个更新更强的洲际导弹。他们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要让这个导弹既厉害,又灵活,还得不容易被敌人找到和打掉。于是,这些科研人员就在前两款导弹的基础上,动手搞起了新导弹的研发。他们不光想让导弹的威力更上一层楼,还特别注重提升它的机动性和自我保护能力。这样一来,咱们的导弹就能在各种复杂情况下,都能准确打击目标,保护国家安全了。

东风四十一导弹,那是经过科学家们好多年的努力钻研和无数次的尝试后,终于成功亮相了。这款导弹可不含糊,它用的是很牛的固体燃料发动机,动作快又灵活。不管是开着车在路上跑,还是稳稳地待在发射井里,它都能随时准备发射,这样的设计,真的让导弹在战场上变得更加得心应手,适应能力超强。

说到东风四十一洲际导弹,它的威力可真不是盖的。这款导弹能装上十颗核弹头,打得准得很,误差范围连一百米都不到。换句话说,东风四十一能够直击敌人的重要战略目标,给对方来个精准打击,这样一来,它的战略威慑力可就大了去了。

2019年国庆节那天,也就是10月1号,东风四十一这个大家伙头一回在阅兵式上露面。你看那十二轴、四十八个轮子的大发射车,慢悠悠地经过天安门,现场的人全都被镇住了。这款超级厉害的武器,简直就是中国要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和实力的展示嘛。

东风四十一导弹一露面,立马就在国际上炸了锅,好多军事大佬都开始重新审视咱们中国的军力了。你看,俄罗斯那洲际导弹,能飞18000公里远,美国的呢,也能飞12000公里。但你猜怎么着?美国那边估算,东风四十一这家伙,射程可能飙到了15000公里,这简直就是说,地球上哪儿它都能摸到门儿。

对于外面的各种猜测和闲聊,中国官方正式发了话。他们说,东风四十一能飞大概14000多公里,这完全是为了保障咱们国家的安全和主权。而且,中国还再次表明了要走和平发展的路子,说咱们绝不会无缘无故地用核武器,更不会拿它去吓唬或者伤害别的国家。

当下这个多变的时代里,拥有强大的国防实力,无疑是守护和平的一大基石。说起这,东风四十一洲际导弹的出现,让咱们中国在确保自己安全无虞的同时,也为全球和平稳定出了一份大力。

东风四十一那可是东风家族里的明星产品,凝聚了好多代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和不断努力。从开始有这个想法,到后来真的试射成功,咱们国家的导弹发展之路,那真是既不容易又特别光彩。东风四十一一飞冲天,不光说明了咱们科技上了一大步,还向世界展示了咱们中华民族越来越强大的决心和实力。

往后的岁月里,东风-41这款重型武器肯定会跟其他军事装备一起,为守护咱们国家的尊严和地盘出一份大力。它就像是咱们国家走和平发展路子的一块大石头,让人心里踏实。同时,它也是咱们中国人不断努力、拼搏的一个缩影,记录着咱们的奋斗历程。

#百家说史品书季#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历史有点丰

历史有点丰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