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战逼疯合资?本田CR-V怒降5万多,真皮+L2智驾香爆了!
听好了各位老铁,现在这车市,简直就是神仙打架,凡人捡漏。以前觉得合资车标值千金,加价排队那是家常便饭。风水轮流转,看看现在,新能源车跟下饺子似的往销量榜前排挤,搞得一众老牌合资劲旅心里直发毛。
不少曾经风光无限的车型,如今也得放下身段,靠着实打实的优惠来稳住阵脚。就在这新旧交替的当口,一些被市场“教育”过的经典车型,正以一种你意想不到的姿态,重新回到聚光灯下,比如说,本田CR-V。
提到本田CR-V,那可是紧凑型SUV界的老资格了,当年想提车,不加点“诚意”都难。现在时代不同了,厂家指导价摆在那儿是18.59万到26.39万,可实际到手,很多地方优惠个五万块左右不是梦,这么一算,入门槛直接拉到了十三万出头的水平线。这价格,对于一台合资品牌的主力SUV来说,吸引力瞬间爆棚。别以为降价就没人买了,恰恰相反,这波操作让CR-V焕发了第二春。
这一代CR-V在外观上动静不小,整个车看起来更结实、更饱满了。车头部分,引擎盖上隆起的线条配合那个尺寸不小的六边形进气格栅,透着一股子沉稳劲儿,还有点硬朗范。大灯造型设计得挺精神,中间一条银色饰条横贯左右,视觉上把车头拉宽了不少,显得更大气。比起上一代车型,这代CR-V的颜值提升是肉眼可见的,更能抓住年轻消费者的眼球。
侧面看过去,车身姿态保持了CR-V一贯的稳重感,线条流畅协调。车尾的变化也挺有看头,造型比以前更规整,也更耐看了。那道从前翼子板一路延伸到尾灯的腰线,一直是CR-V的标志性元素之一,加上车窗边缘恰到好处的银色装饰条,档次感营造得不错。尾灯的设计辨识度很高,夜晚亮起时效果独特。车尾整体布局清晰,下方那个尺寸挺唬人的双边共两出排气管,让它在同级别对手里显得格外有运动气息。
尺寸方面,现款CR-V作为一台紧凑型SUV,块头其实挺有料。车长达到了4703毫米,宽度1866毫米,高度1680毫米,轴距则是2701毫米。这个数据摆出来,比老对手丰田RAV4荣放(车长4米6,轴距2690毫米)要大上一圈,理论上内部空间表现会更有优势。更大的尺寸意味着更舒展的乘坐感受和更强的装载能力,这也是很多家庭用户看重的地方。
空间表现是CR-V的传统强项。虽然有七座版本提供,但考虑到刚过2米7的轴距,硬塞进第三排座椅,实用性确实一般,所以绝大多数人还是会选择更经典的五座布局。找个身高1米75的体验者坐进去试试,前排调整好坐姿,头顶能留出一拳加两指的空间,相当宽裕。保持前排位置不变去到后排,头部空间表现类似,腿部空间更是能轻松超过两拳半接近三拳的距离。这样的空间表现,对于日常家用来说绰绰有余。
进入车内,CR-V采用了本田最新的家族化内饰设计风格。中控台是对称式布局,各种功能按键排列规整,操作起来很顺手。燃油版车型用的是传统的机械挡把,混动版车型则换成了按键式电子换挡机构,哪种更好用,就看个人习惯了。
中控屏幕是一块10.1英寸的悬浮式触摸屏,尺寸在当下不算特别突出。仪表盘方面,低配车型是7英寸的非全液晶仪表,高配车型升级为10.2英寸的全液晶仪表。整体内饰氛围谈不上多么惊艳,主打一个实用耐看。
配置层面,除了最低配车型外,CR-V都给到了L2级别的驾驶辅助系统,集成了像是360度全景影像、全速域自适应巡航、主动刹车这些功能。真皮座椅的配备也提升了车厢的档次感和乘坐舒适性。这些配置的加入,大大提升了日常用车的便利性和安全性,尤其是在跑高速或者市区拥堵路况下,能有效减轻驾驶疲劳,对于这个价位的合资SUV来说,算是比较有诚意的表现了。
动力系统提供了两种选择。燃油版搭载的是一台1.5T涡轮增压发动机,能爆发出193匹的最大马力,峰值扭矩达到243牛·米,官方给出的零百加速时间是9.45秒,匹配的是CVT无级变速箱。这套动力组合应付日常驾驶完全足够,加速平顺,而且根据实测数据,百公里油耗大约在7.63升左右,燃油经济性也还不错。考虑到其十三万出头的起步价,这套动力总成提供了可靠且高效的出行基础。
混动版本的驾驶体验则更上一层楼。它采用的是本田第四代i-MMD混合动力系统,主要由一台2.0L阿特金森循环自然吸气发动机和双电机组成。发动机最大马力150匹,最大扭矩183牛·米;驱动电机的总马力达到184匹,总扭矩更是高达335牛·米。
这套系统运转起来极其平顺丝滑,尤其是在中低速行驶时,大部分时间能实现纯电驱动,开起来的感觉非常接近纯电动车,车厢内的静谧性也得到了显著优化。更重要的是油耗表现,WLTC工况下的百公里综合油耗低至5.49升,对于一台尺寸不小的SUV来说堪称优秀。混动版车型的终端价格会高一些,大约在17万左右起步。
本田CR-V凭借着大幅度的价格调整,加上自身均衡的产品力、可靠的品质口碑以及宽敞实用的空间,即便是面对新能源大军的围剿,依然稳住了自己的市场地位。那么,问题来了,在电动化浪潮汹涌的今天,像CR-V这样大幅优惠后,主打燃油和油电混动的传统合资SUV,究竟是抓住了性价比的尾巴焕发新生,还是在用最后的辉煌掩盖技术路径上的某种“过时”?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