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宴席的四大怪相,一个比一个离谱,最后一个让人直呼恶心!

筱筱雨菲 2天前 阅读数 10 #情感

几位大妈为了抢宴席上的剩菜不惜大打出手,这种似乎只有在网络上才有的搞笑段子,现实生活中竟然真实存在!

以前的农村宴席,简直比过年还开心,从计划办席一直到宴席结束,前前后后得持续一个星期还不止。不光主人家要忙前忙后,来帮忙的乡亲也是脚不沾地!那时是一家办席,全村忙活。

反观现在,一条龙服务的流水席,虽说省了很多事,但也失去了很多人情味儿。特别是在宴席中出现的一些怪相,难怪很多人都表示:越来越反感农村的宴席了!

宴席的规格越来越高

去年村里有个同族的弟弟结婚,彩虹门从村头一直摆到了大门口,光是气势就碾压村里绝大多数的人家。

宴席上的菜品更不必说,红烧甲鱼、清蒸鲈鱼、炖牛肉、烧排骨,菜品的丰盛也令前来参加宴席的宾客连连咂舌。

粗略估算了一下,这一桌菜没有四五百元根本办不下来,还不算上其他的人工成本。

难怪好多人都说,现在农村办宴席是件头疼的事,规格高了收的礼金成本都保不住,规格低了又怕遭人在背后议论太小气。

礼金越来越高

30多年前村里办宴席,听我妈说礼金20、30块的都有,关系再亲近点的拿50块,已经算很高了。

现在50块的礼金已经完全没有了,再不济也是100块,通常情况下都是200块起步,再往上400、500、800甚至1000的都有。

“拿的太少了去吃饭,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想想也是这个道理。

也难怪好多人家在办完酒席后,连夜也要拿着礼金单子挨个计算,看看这场宴席到底是赚了还是亏了,仿佛办的不是一场宴席,而是一桩买卖。

办席的名堂越来越多

在我们湖北老家,办宴席的名堂已经从原来的结婚、丧事、老人过大寿,逐渐演变出更多的花样:孩子过生日、家里盖新房等等。

明目繁多的宴席看似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可这也让大家苦不堪言,暗地里猜测究竟是真的为了庆贺才办的宴席,还是想借此机会收回以前送出去的礼金。

去年我就回老家参加过这样的宴席,孩子考上了大学,家人要庆祝一下,亲朋好友聚了十几桌。直到宴席结束,闲聊时打听这家孩子考上哪个大学了,不料就连主人自己也说不出大学的名字,场面一度有些尴尬。

借着办宴席亲朋好友聚一聚,一起表示庆贺,原本是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可现在的宴席已经变了味道,反而成了人们用来攀比、炫耀甚至挣钱的一种方式,实在令人唏嘘。

饭后打包的越来越多

网上曾有这样的段子,年轻人去农村吃大席,饭还没吃完,身后就站了几个大妈手里拿着塑料袋,随时准备开启打包模式,让正在吃饭的年轻人一时不知是该举筷还是放筷。

其实,这根本不是段子,去过农村吃大席的人肯定都深有体会。本着吃够本的原则,不光要吃饱,临走是还要打包,仿佛只有这样才能把拿出去的礼金给找补回来。

拿回家能不能吃完无所谓,重要的是要往家里拿,不然就亏了,这也让主家很是无奈。

结语

办宴席的初衷是为了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共同庆贺、分享喜悦,是为了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增进感情。

但现在,宴席却用来相互攀比、相互炫耀,人情味儿在如今的乡村宴席中已经越来越淡了。

你们还知道哪些农村宴席的怪像?欢迎分享出来一起探讨哦!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筱筱雨菲

筱筱雨菲

85后宝妈,因为文案而走进新媒体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