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坛名将皮红艳:夺冠后因身高被教练开除,入法籍后揽14金
皮红艳打羽毛球可厉害了,从小就跟别人不一样,球拍在她手里像是有魔法似的,球飞得又快又准,让人眼花缭乱,谁也没想到她后来会经历这么多波折,真是让人唏嘘不已。
皮红艳八岁那年第一次接触羽毛球,没想到这么快就上手了,小小的球拍在她手里挥舞得虎虎生风,好像天生就是干这个的。教练看她这么有天赋,就特别关照她,每天多训练一会儿。皮红艳也不怕苦,别人休息的时候她还在练,一练就是好几个小时,汗水湿透了衣服也不肯停下来。久而久之,她的球技突飞猛进,很快就超过了同龄的小朋友,在省里的比赛上拿了不少奖。
家里人看她这么喜欢打球,也很支持她,省吃俭用给她买好的球拍和球鞋。皮红艳知道家里不容易,更加发奋努力,想着以后一定要好好报答父母。每天训练完回家,她还要帮妈妈做家务,虽然累得够呛,但从来没有抱怨过。周末的时候,她就拉着小伙伴们一起打球,教他们一些小技巧,大家都说她以后肯定能成为大明星。
那时候的皮红艳,眼里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她坚信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实现梦想。每天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想着今天要练习什么动作,怎么才能把球打得更好。她的生活里除了学习就是羽毛球,简单而充实,虽然辛苦但却很快乐。教练说她是块好料子,将来一定能为国家争光,这句话一直激励着她,成为她坚持下去的动力。
十八岁那年,皮红艳终于如愿以偿进入了国家队,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可是刚到国家队,她就感觉压力特别大,周围都是从全国各地挑选出来的顶尖选手,个个都是高手,竞争激烈得很。皮红艳知道自己不能掉以轻心,必须比别人更加努力才行。每天的训练强度比以前大了好几倍,累得她浑身酸痛,但她咬牙坚持下来了。
国家队的教练对队员要求特别严格,稍有不慎就会被骂得狗血淋头。皮红艳有时候也会受挫,觉得自己不够优秀,但她从不轻言放弃。她总是虚心请教教练和队友,认真分析每次训练和比赛中的得失,不断改进自己的技术。有时候训练到很晚,其他人都走了,她还一个人在球场上练习,直到筋疲力尽才肯罢休。
这种刻苦努力的精神很快就得到了回报,皮红艳的球技进步神速,在队内的排名也节节攀升。教练开始对她刮目相看,给了她更多的机会。1999年,皮红艳迎来了职业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她获得了参加美国羽毛球公开赛的机会。这对她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也是证明自己实力的好机会。
皮红艳为了这次比赛做了充分的准备,每天训练到深夜,连做梦都在想着比赛的场景。教练对她寄予厚望,队友们也都为她加油打气。带着大家的期待,皮红艳踏上了赴美的征程。比赛现场气氛紧张,对手个个实力强劲,但皮红艳并没有被吓倒。她发挥出色,一路过关斩将,最终站上了最高领奖台。
当裁判宣布她获得冠军的那一刻,皮红艳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她想起了自己从小到大的努力,想起了家人的支持,想起了教练的谆谆教诲,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这个冠军对她来说意义重大,不仅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也为国家赢得了荣誉。她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国,和亲朋好友分享这份喜悦。
然而,当皮红艳满怀期待地回到国内时,却没有得到想象中的热烈欢迎。教练们的态度显得有些冷淡,这让她感到困惑不已。她不明白自己哪里做错了,为什么大家对她的成绩似乎并不在意。这种反差让她心里很不是滋味,但她还是强忍着失落的情绪,继续投入到训练中去。她相信只要继续努力,一定能得到大家的认可。
没过多久,皮红艳就被教练王俊杰叫去谈话了。她心里忐忑不安,不知道会听到什么消息。教练的话像晴天霹雳一样打在她头上,说她身高是劣势,技术水平也不够好,看不到未来发展的潜力,经过商议决定把她调回四川队。皮红艳一时间难以接受这个事实,她才二十岁,正是运动员的黄金年龄,刚刚拿到世界冠军,怎么就因为1米64的身高被认没戏了
她想不通,为什么身高成了衡量运动员的唯一标准难道自己这么多年的汗水和努力,世界冠军的荣誉,都比不上那几厘米的身高吗这些付出难道都不值一提吗皮红艳心里充满了委屈和不甘,但她知道自己无力改变这个决定。只好收拾行李,黯然离开了国家队,回到了四川省队。
回到省队后,皮红艳的待遇一落千丈。从前她是国家队的种子选手,现在却成了队伍里不太受重视的人。一个月只有六百块钱的工资,连日常开销都很难负担。更让她感到苦闷的是,一年只有两次比赛机会,这对于一个渴望在赛场上证明自己的运动员来说,简直是一种煎熬。她开始怀疑自己是否还有价值,多年的努力奋斗似乎变得毫无意义。
就在皮红艳几乎要放弃的时候,命运给了她一个转机。2001年,丹麦一家羽毛球俱乐部看中了她的实力,主动联系她,希望她能去丹麦参加俱乐部联赛。这个邀请给了皮红艳重燃希望的机会,她决定告别故土,远赴丹麦,重新点燃对羽毛球的热情。在丹麦,皮红艳的天赋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她很快成为俱乐部的主力选手,在各项赛事中屡次取得好成绩。
这段经历让皮红艳重新找回了自信,也让她意识到自己的价值并不仅仅取决于身高。她在丹麦的表现引起了法国国家队的注意,他们向皮红艳抛出了橄榄枝,邀请她加入法国队。为了追求更高水平的竞技舞台,为了实现奥运会的梦想,皮红艳在2004年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加入法国国籍,代表法国队出战。
这个决定对皮红艳来说并不容易,她知道改变国籍会带来额外的压力和期待。但她更想通过努力来证明自己的实力,渴望在国际赛场上实现自己的价值。加入法国队后,皮红艳很快就适应了新的环境,并且展现了过人的羽毛球天赋。她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在法国羽毛球界接连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2003年到2005年,皮红艳连续三年拿下法国羽毛球公开赛的桂冠,成为近五十年来第一个赢得这项比赛冠军的法国选手。这个成绩让法国羽毛球界为之振奋,也让皮红艳在法国赢得了广泛的认可和尊重。她的世界排名一度升至第二,成为法国羽毛球历史上排名最高的选手。这些成就不仅证明了她的实力,也让那些曾经质疑她的人感到惊讶。
2005年到2010年,皮红艳更是一口气连续六年蝉联法国全国羽毛球锦标赛的冠军宝座。这个记录至今无人能破,充分展示了她在法国羽毛球界的统治地位。每次登上领奖台的时候,皮红艳都会想起自己的成长历程,心中充满了感慨。她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价值,也为法国羽毛球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皮红艳以法国队员的身份重返中国参赛。这次回国比赛对她来说意义非凡,既有故土重游的亲切感,又有代表他国出战的复杂心情。在四分之一决赛中,她与曾经的队友张宁相遇,这场比赛引起了众多中国观众的关注。虽然最终没能赢得比赛,但皮红艳坚持到底、奋力拼搏的精神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敬佩。
2012年,皮红艳正式告别赛场,结束了她精彩的运动员生涯。退役后,她和丈夫尼克拉选择在法国马赛安家落户,开始了平静的家庭生活。虽然离开了竞技舞台,但羽毛球依然是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经常参与一些羽毛球推广活动,希望能为这项运动的发展尽一份力。
2014年,皮红艳应邀参加重庆黑山谷杯羽毛球公开赛,于是她带着丈夫和孩子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面对家乡父老乡亲们的热情迎接,皮红艳内心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既有感动,也有感慨,思绪万千。她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积累的经验和技巧传授给年轻的羽毛球运动员,尽心尽力地为中国羽毛球运动的进步做出贡献。
回到故乡的经历让皮红艳重新思考了自己的人生道路。她意识到,虽然曾经因为身高问题被国家队放弃,但这反而成为了她走向更广阔舞台的契机。她的经历也引发了人们对运动员价值评判标准的思考,是否应该更全面地看待运动员的潜力,而不是仅仅依靠身高等外在条件来做判断。皮红艳的故事,或许能为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启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