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愿讨好”的何同学,该收一收你的精英视角 | 新京报快评

新京报评论5 3天前 阅读数 1 #推荐
“不讨好”别人,也不用冷漠相对。 ▲近日,知名博主何同学发布的言论,引发争议 。图/“老师好我叫何同学”微博 文 | 丛林 一夜掉粉过万,何同学又“摊上事儿”了。 据报道,这两天,知名博主何同学(账号名为“老师好我叫何同学”)因分享自己处理网约车司机索要好评的经历引发争议。在引发争议的微博里,何同学表示,过去他面对司机的好评请求会口头答应但事后遗忘,如今改为直接拒绝。“作为一个有讨好倾向的人,这是我锻炼真诚和勇气的方式。” 这引发了不少网友的反感,继去年被质疑抄袭后,何同学再度陷入舆论漩涡,#何同学被评傲慢而不自知#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第三方数据平台显示,何同学B站账号一夜掉粉过万。目前其已删除涉事微博,暂未做出公开回应。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何同学,作为一名消费者,当然有拒绝好评的权利。这点毋庸置疑。何同学有权根据自己的乘车体验来决定是否给予网约车司机好评,甚至打差评,这本无可厚非,但将之作为“锻炼真诚和勇气的方式”,则透露出一种精英视角,令人感到冒犯。 服务业通过好评来评判服务质量,这点在数字经济中表现更为具象,网约车司机在意评分高低,因为这直接影响其收入和派单量。网约车司机索要好评,多是出于一种职业习惯,也是一种合理需求,乘客愿意动动手指给个好评,也是对其工作的肯定。 当然,如果觉得服务不到位,不必违心给好评,但也没必要通过“直接拒绝”,这种可能会让别人难堪的方式来锻炼自己。 讨好型人格的本质在于过度关注他人看法,而忽视自身感受与需求。然而,何同学将拒绝给网约车司机好评视为克服“讨好型人格”的方式,这无疑是一种误解。乘客给个好评,不代表就是讨好型人格,更多是对其劳动的尊重和认可。 而何同学“直接拒绝”的行为,看似在追求独立自主,实则走向了“反讨好”的极端,过于强调自我中心,完全忽略了司机的感受,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缺乏同理心的观感。 正如很多网友所言,网约车司机要好评,和让粉丝给其“一键三连”并无不同,何同学不能如此“双标”。更何况,拥有千万粉丝的何同学,吃的是“流量饭”,一则视频成为爆款离不开粉丝的支持。若是言行相悖,势必会影响其公众形象。 这不是说,公众人物不能坦率直言,而是需要考虑言论带来的影响。其在社交平台发表言论,天然具有倡导性质,既能引发共鸣,亦可能遭遇误解,甚至招致非议。这也就导致,即便删除微博,也难以平息争议。 何同学的千万粉丝中,想必有不少普通劳动者,包括网约车司机、外卖小哥等。何同学若能多些换位思考,以对待粉丝的那份尊重和理解去对待网约车司机,或许就能避免这场争议。 撰稿 / 丛林(媒体人) 编辑 / 王言虎 校对 / 杨许丽 新京报评论,欢迎读者朋友投稿。投稿邮箱:xjbpl2009@sina.com 评论选题须是机构媒体当天报道的新闻。来稿将择优发表,有稿酬。 投稿请在邮件主题栏写明文章标题,并在文末按照我们的发稿规范,附上作者署名、身份职业、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以及银行账户(包括户名、开户行支行名称)等信息,如用笔名,则需要备注真实姓名,以便发表后支付稿酬。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新京报评论5

新京报评论5

积极、稳健、有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