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一条产妇信息50元,打击黑产得有技术解

北京日报客户端 5天前 阅读数 2 #推荐

前脚做完产检,后脚就收到了月子中心的好友申请。近日有媒体调查发现,医疗信息泄露已形成一条成熟的黑色产业链,一条产妇信息标价50元公开售卖。

公众的隐私权不可侵犯,医疗信息的特殊性更决定了其应受到更高标准的保护。然而,数据流转链条长、主体多,监管本就困难重重。许多医疗机构又存在技术能力不足、内部管理缺失等问题,进一步加剧了医疗信息泄露的程度。一旦患者发现自身信息泄露,就说明数据已经在多个平台流转,外部监管又存在取证困难、责任界定复杂等难题。违法成本低、获利空间大,导致这条黑色产业链屡打不绝。

医疗隐私泄露贻害无穷,但如一些人建议的,不让医疗数据走出院门行不行?可若不允许数据出院或共享,患者每到一处医院就需要重复检查、重复开具病历,不仅浪费时间和医疗资源,还可能延误诊断和治疗。在公共卫生管理、保险理赔、慢病管理等领域,数据的合规流转和共享是提升服务效率的重要支撑。因此,面对医疗隐私泄漏,关键不在“一封了之”,而在于建立规范的数据共享机制,在安全、效率、便利之间取得平衡,使数据在可控范围内服务于患者和公共利益,而非流向黑市。

技术发展带来的问题,需要技术来解决。医疗数据需要“可用不可见”,在众多前沿科技中,区块链正符合这一特质。借助密码学、共识算法和分布式存储等技术,区块链技术可实现数据不可篡改、全程留痕,任何访问、修改、共享行为都自动记录且无法隐藏。一旦信息被盗或滥用,责任方清晰可追溯,极大压缩违法空间。

当然,仅靠技术防护层面发力是不够的,立法、执法、行业治理也需要形成系统合力。比如,强化法律震慑,提升违法成本,依法追究非法获取、出售、使用医疗信息的刑事责任,探索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比如,强化警示教育,借鉴反腐模式,制作典型案例警示片,要求相关岗位人员学习;比如,建立黑产信息快速发现、举报和处理机制,提高违法线索的发现和处置效率……总之,医疗信息泄露不是无足轻重的小事,而是涉及公众切身利益、社会公平正义的大事。筑牢法治与技术的“防火墙”,辅以全民共治的力量,才能斩断违法分子的黑手。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北京日报客户端

北京日报客户端

爱北京、关注北京、读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