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翰社媒回归引争议:劣迹艺人该不该被原谅?
沉寂三年后,40岁男星张翰在短视频平台连发两条视频,宣告正式回归社交媒体。然而,这场回归并未如预期般收获粉丝的欢呼,反而引发了新一轮的舆论风暴。评论区里,网友们的留言画风与其他明星大相径庭,嘲讽与质疑声此起彼伏,甚至有人直接喊话张翰:“你向交警道歉了吗?”
张翰的争议并非空穴来风。回顾他过往的行为,最令人诟病的莫过于2013年的“拖行交警”事件。当时,张翰因涉嫌违章被交警拦下,但他不仅拒绝配合检查,反而强行驾车离开,将交警拖行了100多米。更令人震惊的是,张翰并非在酒驾或意识不清的状态下做出这一行为,而是在完全清醒的情况下,明知自己违法却依然选择暴力抗法。
事件发生后,张翰的态度也引发了公众的强烈不满。他在普法节目中振振有词,声称自己只是“一时情绪激动”,试图将责任轻描淡写。这种毫无悔意的表现,让许多网友至今难以释怀。如今,随着张翰的社媒回归,这段黑历史再次被翻出,成为网友们口诛笔伐的焦点。
尽管张翰的行为早已触犯法律,且多次引发公众抵制,但他似乎并未受到实质性的影响。2022年,他主演并担任制片人、出品人的电视剧《东八区的先生们》因剧情低俗、美化职场骚扰、涉嫌侮辱女性等问题遭到大规模抵制。张翰的演技也被批评为“油腻”,导致其口碑暴跌,甚至一度成为“高风险艺人”。
然而,张翰的事业并未因此停滞。2024年,他主演的剧集《流光引》如期上线,平时也频繁参加活动、拍摄杂志、录制综艺、接代言,唯一受到的影响只是社媒停更。这种“黑历史不断,事业依旧红火”的现象,引发了公众对娱乐圈生态的质疑:劣迹艺人是否应该继续活跃在公众视野中?
张翰的社媒回归视频制作精良,内容强调自己“每天都在认真生活,日子过得充盈且扎实”,并摆出一副“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姿态。然而,这种自我标榜并未赢得网友的认可,反而激起了更多的反感。有网友直言:“交警只是被拖行了100多米,但张翰失去了社媒更新权呀!”这句讽刺意味十足的评论,获得了近万点赞,反映了公众对张翰行为的愤怒与无奈。
更令人痛心的是,2023年,一位48岁的交警在执行任务时被拖行700余米牺牲,这一悲剧让外界再次想起了张翰的恶劣行为。与此同时,有爆料称,当年被张翰拖行的交警因肾脏损伤诱发并发症去世,极有可能与当年的拖行事件有关。这一消息让张翰再次成为众矢之的,但即便如此,他依旧在娱乐圈中如鱼得水。
张翰的案例并非个例。近年来,娱乐圈中屡屡曝出艺人违法失德事件,但其中许多人依然能够继续活跃在公众视野中,甚至凭借流量和资本的力量“洗白”自己。这种现象不仅让公众感到失望,也引发了关于“劣迹艺人底线”的讨论。
严格来说,张翰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属于劣迹艺人。根据相关规定,劣迹艺人应当受到相应的惩罚,甚至被禁止继续从事演艺活动。然而,现实却是,许多劣迹艺人依然能够通过各种方式“复出”,继续享受名利双收的生活。这种“法不责众”的现象,不仅损害了法律的严肃性,也对社会的道德底线构成了挑战。
张翰的社媒回归,再次将劣迹艺人问题推上了风口浪尖。公众的愤怒与质疑,不仅是对张翰个人的不满,更是对娱乐圈生态的反思。作为公众人物,艺人应当以身作则,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而对于那些已经触犯法律、失德失范的劣迹艺人,社会应当有更加严格的规范和惩戒机制,以维护公平正义,重塑娱乐圈的价值观。
张翰的“轻舟已过万重山”,或许只是他个人的一厢情愿。对于公众而言,那些被拖行的交警、被伤害的社会正义,才是真正需要被铭记和反思的“重山”。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