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硬刚哈佛:一场改写美国教育规则的权力博弈

老唐观察 1周前 (05-04) 阅读数 36 #社会

这场冲突始于2025年4月,特朗普政府以“打击校园反犹主义”为由,向哈佛大学祭出组合拳——先是冻结其22.6亿美元联邦科研经费(占该校年收入15%),导致医学和量子计算等关键研究濒临停摆;随后国土安全部以“未报告外国资金”为由暂停国际学生签证审批,剑指哈佛的全球化学术网络;最终在5月2日,特朗普宣布启动程序取消哈佛的免税地位,若成真,这所拥有530亿捐赠基金的学术巨头将面临校友捐款锐减和运营成本激增的双重暴击。

面对政治高压,哈佛选择硬刚到底:4月21日正式起诉联邦政府,指控其冻结资金违宪,校长艾伦·加伯以“每少1美元经费,就可能放弃一项癌症突破”的悲情牌争取舆论支持,同时联合耶鲁、普林斯顿等常春藤盟友组建“学术自由联盟”。但学术界并非铁板一块——哥伦比亚大学为恢复4亿拨款妥协整改,引发学生绝食抗议;斯坦福则暗中裁员缩减开支,试图在风暴中求生。这场博弈已超出校园范畴,演变为美国价值观的撕裂:支持者欢呼特朗普“收拾特权精英”,反对者警告“美国正自毁创新根基”。

特朗普的打击范围不止于高校。5月1日签署行政令切断对美国国家公共电台(NPR)和公共广播公司(PBS)每年5亿美元的资助,理由是其报道“偏颇”。这种对媒体与学术的双线作战,被自由派斥为“现代麦卡锡主义”。而现实代价正在浮现:哈佛53%的科研项目因断粮停滞,超千名国际生遭遣返,顶尖学者开始流向苏黎世联邦理工和新加坡国立大学。当政治博弈的硝烟弥漫实验室和讲堂,受伤的不仅是学术自由,更是美国维持了半个世纪的科技霸权。这场战争没有赢家,只有被重新定义的规则和难以愈合的裂痕。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老唐观察

老唐观察

关心时事新闻,关注教育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