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杜女儿莎拉做了让人意想不到决定,竟和小马科斯姐姐伊梅联手
李显龙就中美关税战表态,指出新加坡或将面临“艰难时期”。
新加坡前总理李显龙近日在公开场合首谈中美关税大战,他期望国民了解现状,认清国家面临的风险。
他指出,以往全球经济与贸易体系的稳健助力新加坡快速摆脱困境,重归正轨。但当前环境已变,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政策摒弃旧贸易体系,将对新加坡造成重大冲击。
新加坡政府近期下调经济增长预期,由原先的1%至3%减至0%至2%,并警示存在经济衰退的可能性,风险尚未排除。
GDP增速减少一个百分点,凸显外部环境变动对该小岛国产生的深远影响。
李显龙指出,美国追求零和游戏,不顾他国利益。其意在保持领先,阻止中国赶超,而中国捍卫发展权。双方矛盾难解,最新贸易战将进一步激化冲突。
他强调,即便美国舍弃部分原则,新加坡仍须坚守自由贸易与多边合作,维护经贸体系。同时,需认清外部环境已变,应准备应对长期经济挑战。
李显龙向新加坡600万民众警示,国家过去数十年享有的繁荣即将迎来转折点。
新加坡的繁荣与全球化密不可分。自60年代独立后,利用马六甲海峡的地理优势,新加坡逐渐发展成为全球重要的转运贸易中心之一。
该经济模式成功归因于两点:一是“单极秩序”下多边贸易体系的稳定;二是中国融入全球贸易的增量红利。去年,新加坡40%集装箱吞吐量经中美航线,转口贸易占GDP超60%。
中美经济红利得益于新加坡的外交平衡。安全上,新加坡与美国签订《美新防务合作协定》,允许美军使用樟宜海军基地,此基地成为美国“印太战略”的关键支点。
自2013年起,中国连续11年为新加坡最大贸易伙伴。至2022年,新加坡跃升为中国累计外资最大来源国,占比达15%,首次超越日本。
新加坡建立双重稳定体系,经济依赖中国,安全靠美国,李显龙称此为“对冲战略”。全球贸易增速超GDP时,新加坡借此中美贸易红利,实现年均5%经济增长,人均GDP亚洲领先。
美国视中国为“系统性威胁”,国会两党共识渐强,遏制中国立场坚定,导致新加坡在中美间寻求平衡的难度日益增加。
特朗普重返白宫后,美国关税风暴致全球贸易陷寒冬,供应链转向安全优先。权威机构预测,2025年起,全球贸易增速将低于GDP增速,对依赖国际转口贸易的新加坡等国打击不小。
半导体领域变化显著。特朗普关税迫使台积电在美投400亿建厂,打乱东亚分工链。新加坡电子元件转口贸易受影响,去年半导体贸易额降近12%,创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大跌幅。
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近期承压,致区域贸易协定数自2010年230个增至去年底455个。规则碎片化迫使新加坡战略大调,应对新贸易壁垒。至2024年,欧盟绿色合规成本已致新企利润降8%。
上世纪30年代,胡佛总统签署《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案》,将超2万种进口商品关税提至历史峰值。随后多国提高关税,致全球贸易下降近60%,为二战爆发埋下隐患。
近百年后,类似情境或再现。新加坡命运某种程度映射全球化逆流。73岁李显龙发出警示,不仅针对国内600万民众,更为依赖多边体系国家提醒风险。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