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3周搞定中国谁给的勇气?欧盟分裂、日韩跪服、印越滑跪
当地时间4月17日,特朗普表示,对中美达成协议有信心。特朗普称“我认为我们会与中国达成协议,我们会和所有人达成协议的。大概在接下来的三到四周内,事情应该能全部搞定。”
特朗普政府何以如此笃定?大概源于——
美国总统特朗普4月17日在白宫与前来访问的梅洛尼进行午餐会时表示,“肯定会达成贸易协议,百分之百肯定”,“他们非常想达成协议。我们一定会达成贸易协议。我完全期待,而且会是一份公平的协议。”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与意大利总理乔治亚·梅洛尼会晤
特朗普错会了什么?
一、欧盟不是一个整体:1.意大利代表不欧盟,2.欧盟内部分裂容易各击破。
比如,意大利和西班牙呼吁避免过激反制,而法国和德国主张强硬回应。
虽然,欧盟委员会仍在推动统一立场,计划对280亿美元美国商品实施反制,并联合英国等非欧盟国家施压。
但欧盟分裂在即,而且方略不对,魄力也不够,不敢突破禁区与中俄真正实质上联合,到头来注定被美国玩死。
所以特朗普觉得也是如此。

日本首相石破茂称面临“国难”,但拒绝重大让步,这重大是只要不要命随便干的意思
二、美盟友经济对美国依赖很重,军事上更是被美国完全把控,所以让美国觉得其他非盟友也如此。
不要看,日本首相石破茂称面临“国难”,但拒绝重大让步;韩国在造船业等领域寻求合作但未全面妥协。但美国一旦动了真格,就乖乖躺下,任由美国蹂躏。
而其他非盟友比如越南印度,第一时间滑跪,更是助长了特朗普政府嚣张气焰。
别看,现在还有几个国家叫嚣着回击美国,那是因为有中国在前面顶着,他们在后面捡好处而已。
美国清楚这种情况,他们可以轻松搞,所以特朗普政府觉得中国亦如此。

特朗普最新表态:1个月内会与中国达成协议
三、对华认知严重误判。
1.认不清贸易依存度的变化:
中国对美贸易依存度已从2018年的13.7%降至8.2%,而对东盟、欧盟出口分别增长84%和26%。
中国通过“双循环”战略和RCEP深化区域合作,成功构建多元化市场格局。
特朗普认为“中国依赖对美出口”的判断已严重过时。
2.对华反制措施的有效性选择性忽略:
中国将对美关税提高至125%,并明确表示“不再被动跟随”,转而通过完善国内市场机制消化外部压力。
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对美大豆进口骤降72%,而国内产业链“去美国化”进程加速,进一步削弱了美国关税的威慑力。
3.低估了中国核心议题的不可妥协性:
中国商务部明确表示,中方对经贸磋商持开放态度,但要求美方停止极限施压,在平等基础上对话。
然而,特朗普仍宣称“球在中国那边”,将协议达成的责任归咎于中国,这与中国的立场严重冲突。
事实上,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市场准入等核心问题上的底线从未动摇,且通过反制措施展示了“以战止战”的决心。
4.结构性矛盾的忽视:
中美在科技竞争(如半导体出口管制)、地缘政治(如台湾问题)等领域的分歧难以通过短期协议解决。
例如,美国对华芯片出口限制升级,而英伟达CEO黄仁勋访华时仍承诺深耕中国市场,显示出美国企业与政府政策的矛盾。
特朗普试图将协议简化为“关税交换”,但忽视了深层次的战略竞争。
中国如果不想被阉割,那么就要认识到,中美之间难以协调,这是制度战略上根本问题,大家要做好准备。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