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学的可能是死知识,别人玩的是活脑筋
这个话题有点扎心,我身边有很多学生经常会和我唠嗑,有时候半晚上还给我发消息,总是抱怨学了很多但是都没啥用。
还有一些企业老板和那些实体店老板们,平时也会经常说,学了很多知识最后都没有啥用,光学习费用花了不少。
这些现象我相信每个人身边都有遇到,一学就会一做就废。
朋友圈里天天晒学习打卡的人,可能比谁都穷;小区门口贴膜的小哥,倒是闷声换了特斯拉。为啥越努力反而越穷?真相扎心:这年头光会囤知识没用,得学会把知识“玩出花”。
看看这两个狠人怎么“玩废”正经知识
案例1:把经济学原理当剧本杀卖的00后
厦门大学有个姑娘,拿着3000块启动资金搞“宿舍投资俱乐部”。别人啃《经济学原理》时,她把书拆成剧本杀:
让同学演美联储主席和华尔街大佬吵架
教大妈用买菜钱打新债赚奶茶钱
把炒股心得写成搞笑段子发小红书
结果还没毕业就被私募挖走,人家HR说:“我们缺的不是考试机器,是能把知识卖出烧烤味的人。”
她为啥能成?
这姑娘早看透了:现在最值钱的根本不是知识本身,而是“翻译知识的能力”。就像你把英文翻译成中文能赚钱,把经济学翻译成大妈听得懂的人话,才是真本事。
案例2:菜鸟驿站玩成网红打卡点的小哥
我们小区菜鸟驿站的00后,硬是把取件通知写成段子:
王总,您拍下的劳斯莱斯到货了”
李姐,爱情契约已到记得当面签收”
给9块9包邮拖鞋拍“GUCCI平替”测评
现在抖音37万粉,驿站成了网红景点,听说有MCN要签他当主播。
他凭啥火?
这哥们把所有人都当道具用了。你的快递单是他写段子的素材,你的取件过程是他拍视频的背景板。现在连你去拿个快递都可能入镜——这才叫真正的“用户思维”。
为啥你越学越穷?这3个坑你肯定踩过
1. 知识仓鼠症晚期
我一个朋友就是典型:CPA/CFA/FRM证书摞起来半米高,得到学分刷到3680分。
结果呢?公司宁愿要会做抖音的会计(能给公司省推广费),也不给他这个考证狂魔加薪,最后没办法来我这里学习抖音怎么搞网络推广。
真相:现在知识早过剩了,就像你家冰箱塞满食材,但客人只想吃现成的麻辣烫,。
2. 高贵病发作
见过最离谱的:有人花6800学《易经炒股秘籍》,结果发现讲师连K线图都看不懂。整天把“赋能”“闭环”“颗粒度”挂嘴边的人,可能连小区超市的账都算不明白。
还有那些教别人搞抖音的,自己连个抖音号都没有不知道怎么教别人。
真相:菜市场大妈算账速度吊打用Excel的白领,真正的知识都在烟火气里。
3. 工具舔狗综合症
Notion笔记分类20级,收藏夹存着500G学习资料,电脑装着8个思维导图软件...…然后呢?产出还不如楼下卖煎饼的——人家至少每天摊出200张饼。
真相:工具越复杂,越容易把脑子锁死在柜子里,找到一两个好用的工具使劲干就对了。
教你两招“知识烧烤大法”
第一招:给知识撒孜然要接地气
东北搓澡师傅直播教“去鸡皮手法”,顺便卖磨砂膏;奶茶店小妹把卖不掉的珍珠煮成早餐粥,开美甲店的小姐姐免费做美甲,结果赚的比收费的还多,知识就像羊肉串,原味没人买,撒上辣椒面孜然粉才有人抢。
怎么练?
下次学新东西时,逼自己用三句话给广场舞大妈讲明白。能说清“区块链就是小区记账本”,才算真学会。
第二招:玩知识连连看
看门大爷+监控摄像头=社区安防专家;
广场舞大妈+拼多多=银发带货达人;
奶茶边角料+早餐摊=新品爆款。
怎么理解,假如你是小区看门大爷,你可以分享一些小区安全知识,顺带着卖卖监控摄像头,然后告诉大家在小区该怎么正确安装摄像头,才能实现全方位监控。
总之每一个所在的行业领域和你所在的岗位都能实现+的组合进行变现,千万别光学不练。
实操指南
每天睡前想三个问题:
1. 我今天学的玩意能和啥完全不搭边的东西配对?
2. 小区里谁在为这事发愁?(比如家长怕孩子玩手机)
3. 怎么把我的知识做成9块9包邮的解决方案?
结语:说点大实话
现在早不是“学海无涯苦作舟”的年代了,得学会“开着快艇知识冲浪”。那些赚到钱的狠人,都是把知识当乐高玩的:
不追求完整:半成品先扔出去试试水,就像菜鸟驿站小哥最开始写的土味段子。
不要脸:殡仪馆化妆师敢发“给逝者化最后一次妆”系列,奶茶妹敢卖报废水果做的果酱
不挑食:搓澡巾和GUCCI拖鞋都能组CP,经济学原理和广场舞都能搭配
学习一定要学有用的而不是有道理的,学了有用的要去用而不是放到保险箱里面保存起来,然后告诉别人这个你也会那个你也懂。最后一上手去做全废废。
记住:
这个世界正在暴揍“装正经”的人,
犒赏“会折腾”的鬼才。
下次再有人笑你不务正业,
你就指着他的黑眼圈说:
“哥玩的是知识魔术,
你当书呆子当然看不懂戏法。”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