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主妇之死:睡衣、烟灰与被剪床单,20年后真相大白!
在生活的平静表象下,往往隐藏着令人意想不到的暗流。有时候,一个看似平常的日子,却会成为命运转折的起点。“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谁能想到,在上海杨浦区国定路上的一个普通小区里,会发生那样一起离奇命案呢?年轻的家庭主妇阿芝在家中被害,现场状况诡异,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凶手又为何如此残忍?让我们一起走进这起案件背后的真相。
2003年5月7日,对于阿芝一家来说,是噩梦开始的一天。傍晚时分,阿芝的儿子放学回家,敲门无人应答,因没有钥匙,便在隔壁邻居家做作业。直到晚上七点左右,阿芝的丈夫下班归来,打开家门,屋内却不见阿芝的回应。丈夫呼喊着阿芝的名字,四处寻找,当走到沙发背后时,眼前的景象让他惊恐万分:阿芝穿着粉红色丝绸睡裤,上身仅着胸罩,光着脚,脖子上缠绕着一根电话线,已然没有了气息。
惊慌失措的丈夫立刻报警,民警迅速赶到现场。法医初步尸检确定,阿芝死亡时间在当天中午十二点到下午一点半之间,死因是被电话线勒住脖子窒息而亡。技术人员勘查发现,大门无撬痕,说明凶手是“软进门”,结合阿芝穿着睡衣,警方推测是熟人作案。更奇怪的是,阿芝配套的睡衣上衣不翼而飞,极有可能被凶手带走了。
在厨房水斗里,技术人员发现了烟灰却没有烟蒂,阿芝丈夫表示自己不在家抽烟,这些烟灰大概率是凶手留下的。正常情况下,女主人会给客人准备烟灰缸,而烟灰出现在水斗里,要么凶手是熟人,要么是行凶后才抽的烟。
接着,在阿芝儿子的卧室里,又有惊人发现:儿童房床单被剪掉一块,且有搏斗痕迹。警方推测这里是阿芝与凶手搏斗的第一现场,之后打斗转移到客厅沙发,凶手就地取材用电话线勒死了阿芝。被剪掉的床单和失踪的上衣一样,应该留有物证被凶手拿走了,这显示出凶手具有一定的反侦察意识。尽管凶手狡猾,但技术人员还是在关键位置提取到了凶手的生物痕迹。
由于当时小区没有监控探头,警方展开了大量走访。阿芝的邻居、亲友、小区保安以及她的社会关系人都被调查了个遍。大家都说阿芝温柔热心,社交圈子简单,基本排除仇杀和情杀的可能。那会是谋财害命吗?阿芝家境殷实,丈夫是企业高管,收入可观,她自己的机票代销生意利润也不错。然而,警方检查保险箱没有被撬痕迹,贵重首饰和现金也都在,似乎也不是谋财害命。
就在警方疑惑之时,一封匿名举报信出现了,举报人言之凿凿地指认阿芝丈夫婚姻不忠诚。警方之前就接到过群众反映阿芝夫妻性格强硬,有过琐事争执。阿芝父母也对女婿有过怀疑。警方对阿芝丈夫展开侦查,却发现案发时他有多名证人证明在上班,没有作案时间。对于举报信中丈夫与女下属有私情一事,经调查也属无稽之谈,写匿名信的人承认内容是道听途说、东拼西凑的。
警方排查了300多人,案件却陷入僵局,凶手作案动机成谜。这一查,就是20年。
20年时间如白驹过隙,随着刑事科学技术的发展,2021年,一个名叫张栋的男子进入了警方的视线。他在2018年留下的生物痕迹检测与当年案发现场提取到的生物痕迹对比一致。警方深入排查发现,2000年张栋考取驾照成为的哥,后被外派进阿芝丈夫所在企业开班车,接送高管,其中就有阿芝的丈夫,两人有过半年交集。后来张栋因私自驾车回家致车辆起火,被公司提前解除劳动合同。失业后的他经营棋牌室,却因赌博挥霍欠下巨额赌债,案发时还卖掉了唯一住房。案发后,他去云南打工,连驾驶证到期都没回来更换,父亲去世也没参加追悼会,妻子也因聚少离多提出离婚。2012年,张栋出国重操旧业开出租车,一直未回国。
明确张栋有作案条件和动机后,警方对他进行布控。2024年2月29日,警方得到消息,张栋因父母留下的房产涉及旧房改造补贴款和产权登记等事宜,准备回国。当天,上海杨浦区警方在机场将他抓捕并押解回杨浦分局。
被看押的张栋烦躁不已,矢口否认杀人。即便警方拿出证据,他也大多时候保持沉默。警方再次走访,确定从班车上能轻易看出阿芝家所在楼栋,且阿芝丈夫曾带同事回家吃饭,阿芝热情招待,如果张栋冒充同事上门,阿芝不会有警惕心。如今,警方已掌握完整证据链,张栋因涉嫌故意杀人罪已被检察机关依法批准逮捕。
这起跨越20年的离奇命案,就像一部充满悬疑的电影,情节跌宕起伏。正义可能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20年的执着追凶,彰显了警方对真相的不懈追求和对正义的坚定守护。
从这起案件中,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复杂。凶手张栋为了一己私欲,走上犯罪道路,给阿芝一家带来了灭顶之灾,也让自己陷入了无尽的深渊。同时,我们也看到了科技的力量,刑事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案件的侦破提供了关键线索,让凶手最终无所遁形。
这起案件也提醒着我们,在看似平静的生活中,也要保持警惕,多一份安全意识。而对于那些企图违法犯罪的人来说,不要心存侥幸,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任何犯罪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希望这样的悲剧不再发生,我们的社会能够更加和谐、安宁。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