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西地区,西昌城畔小小安宁河,竟孕育四川第二大平原?
安宁河平原,又称安宁河谷平原,是四川省第二大平原,位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境内,由安宁河及其支流形成的河谷平原。横跨凉山州多个县市,包括冕宁县、西昌市、德昌县等。
安宁河全长300多公里,流域面积达11150平方公里,是雅砻江的支流。
平原形似一条长逾150公里的翡翠飘带,总面积为960平方公里(也有说法是1800平方公里),在四川的平原面积里仅次于成都平原。
关于“四川第二大平原”的认定,成都平原面积1.88万平方公里无可争议居首,安宁河谷平原实际面积960平方公里(含阶地与河漫滩),超过眉山平原(800平方公里)和遂宁平原(550平方公里)。
学界曾经的争议点在于嘉陵江中游平原,如果合并计算(包括南充、广安等地),总面积可达2500平方公里。后来2017年明确界定,“安宁河谷平原是独立地理单元,面积居本省第二。”
平原形成多亏了安宁河
安宁河发源于凉山州冕宁县小相岭,全长337公里,流域面积1.1万平方公里。这条大河从海拔4500米的雪山奔流而下,在攀西裂谷中切割出深达百米的河谷。
河流年均径流量达63亿立方米,相当于每年为整个河谷平原输送2米厚的淡水层。河流年径流稳定即使是冬季枯水期流量仍保持30立方米/秒,得益于地下水的稳定补给。
在德昌县境内,安宁河床宽度骤然从80米扩展至500米,流速减缓形成了肥沃的冲积扇,至米易段,河道被花岗岩山体约束,水流湍急携带的砂金在此沉积。
清代《宁远府志》记载:“安宁河沙中多金星,淘者日得金数钱”,至今米易仍保有传统淘金技艺的非遗传承人。
2亿年前印支运动引发了攀西裂谷形成,东西两侧的螺髻山与牦牛山相对抬升,中间地块下陷成槽谷,后经安宁河冲积填平形成了平原。
现今平原底部可见三层结构,上层为现代冲积层,厚约20米;中层是古河床砾石层,夹杂恐龙化石;底层为二叠纪玄武岩,构成天然防渗基底。
安宁河主河道两侧发育六级阶地,最高阶地海拔1800米,最低河漫滩仅1200米。最宽处在西昌市佑君镇,冲积扇展布12公里,最窄处位于德昌永郎峡,两岸峭壁夹峙如门。
“宽谷-窄峡”交替的地貌,使得平原被自然分割为六大坝子(西昌、德昌、米易等),犹如一串绿宝石镶嵌在裂谷中。
天府第二粮仓的含金量安宁河平原是四川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被称为“天府第二粮仓”。其农业以水稻、玉米、水果等为主,近年来还发展了优质烟叶、蚕桑、粮油等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安宁河谷的农业,是特别鲜明的立体农业。由于海拔每下降100米,年均气温升高0.6℃,谷地和山上,上游谷地和下游谷地可以种植不同的作物。
西昌坝子(海拔1500米)种植水稻、油菜,实现一年两熟,米易坝子(海拔1100米)利用干热河谷特性,发展早春蔬菜与热带水果,能够比成都平原提早40天上市。
西昌市就建立在安宁河谷和邛海之间
与成都平原耕地越来越少不同,安宁河平原的耕地面积已经连续三年增加,新增耕地超过6万亩。目前,粮食播种面积达到884.5万亩,产量达281.4万吨,为全省乃至全国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
另外,通过耕地整治、未利用土地开发和工矿废弃地复垦等措施,整个凉山地区可新增耕地潜力达180万亩,旱地改造潜力可达60万亩。
安宁河谷地处攀西裂谷带,这里富集全国54%的钛、13%的钒、8%的稀土。
米易白马矿区的钒钛磁铁矿储量达35亿吨,可供开采百年,而德昌县的稀土氧化物储量居四川之首,镧、铈等元素是新能源车的核心材料。
水能资源同样丰沛。安宁河干流规划建设11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达240万千瓦,相当于两个葛洲坝。
已建成的锦屏一级水电站,坝高305米居世界第三,年发电量160亿度,通过特高压线路直送长三角。当地地热资源也很丰富。普格温泉富含氟、偏硅酸,水温62℃自涌千年,现已成为全国康养示范基地。
感谢观看!每天更新,欢迎关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