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内部冒出“刺头”,莫迪果然说一套做一套?事闹大了
据环球网援引路透社报道,印度宣布对部分进口钢铁产品征收12%的临时关税。这一消息瞬间在国际舆论场引发轩然大波,尤其是考虑到印度作为金砖国家的重要成员,其一举一动都备受瞩目。此次事件不禁让人质疑,莫迪政府是否真的在国际合作中说一套做一套?
先看印度此次关税调整的背景。近年来,全球钢铁市场竞争激烈,印度钢铁产业面临着不小的压力。从数据来看,在2024/25财年,印度成品钢进口量飙升至950万吨,创下九年来的新高。中国作为全球钢铁生产大国,在印度的进口来源中占据了第二大份额。中国钢铁凭借成本优势,以相对较低的价格进入印度市场,这让部分印度本土钢铁企业感到了生存危机。一些印度钢厂甚至不得不通过缩减运营规模、裁员等方式来应对冲击。
莫迪(资料图)
去年,印度就曾对从中国和越南进口的不锈钢焊接钢管征收12%到30%不等的关税,为期五年。而此次对部分进口钢铁产品加征12%临时关税,有效期200天,看似是对本土钢铁产业的又一次保护行动。但如果深入分析,就会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
美国副总统万斯在4月22日访问印度时,敦促莫迪政府尽快购买包括F-35在内的多款美国武器。早在2月13日,特朗普就曾表示将向印度大幅增加军售,其中就包含F-35。万斯在印度的演讲中,还特意提及中国,试图制造紧迫感,推动印度购买美国武器。印度在此时宣布对部分进口钢铁产品加征关税,很难不让人联想到这与美国的施压有关。印度或许想通过此举,向美国展示其在经贸领域对美国的支持,从而在军购谈判等方面获取更多利益。
莫迪(资料图)
再从印度自身的国防战略来看,莫迪一直强调“自力更生的印度国防”战略。然而,美国此时极力推销F-35,印度若购买,与自身的国产化战略是否相悖?印度内心其实也很纠结。一方面,F-35作为先进的五代机,对印度空军实力提升有一定帮助;另一方面,印度更希望获得生产线和技术转移,实现自主生产。但美国是否愿意满足印度这一诉求,还是未知数。
印度此次加征关税的行为,对金砖国家的合作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金砖国家一直倡导在经贸等多领域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新兴经济体的发展。印度此举带有明显的贸易保护主义色彩,与金砖国家合作的宗旨背道而驰。如果印度在国际合作中频繁采取此类单边行动,不仅会损害与其他金砖国家的关系,也会削弱金砖国家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整体影响力。
此外,印度钢铁产业自身的问题也不是靠加征关税就能解决的。印度钢铁产业长期存在技术短板,虽然产能可观,但在高端产品和核心技术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差距。加征关税虽能在短期内为本土企业提供一定保护,减少国外低价产品的冲击,但从长远看,缺乏竞争会使印度钢铁企业失去提升技术、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动力,不利于产业的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莫迪(资料图)
面对印度的这一举措,国际社会都在观望后续的发展。其他金砖国家是否会对印度的行为表达关切,印度是否会在军购和经贸政策上进一步倒向美国,其钢铁产业在关税保护下能否真正实现振兴,这些问题都有待时间给出答案。但无论如何,印度此次的行动已经给国际合作的稳定发展带来了不确定性,也让人们对其在国际事务中的角色和立场产生了更多疑问。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