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颗粒能进生物分子凝聚物吗?咋进去的?
大家好!今天一起来探讨生物分子凝聚物和大颗粒的那些事儿。平常我们听到生物分子,是不是觉得有点小复杂?
*本文只做阅读笔记分享*
一、生物分子凝聚物基础
生物分子凝聚能让细胞形成没有细胞膜包裹的区室。虽然没有膜,还常呈现液体的特性,可它们和细胞质以及彼此之间在化学组成上都不一样,有着独特的功能。
凝聚物的生化成分大致能分成两类:一类是支架,就像是搭建房子的框架,由多价相互作用的生物聚合物驱动相分离,从而形成凝聚物;另一类是客户分子,它们能进入凝聚物,但不是凝聚物组装所必需的。
以前大家大多研究小分子、蛋白质和核酸进入凝聚物的情况,现在我们要探究更大的颗粒能不能进去。
二、大颗粒能否进入凝聚物的疑问
问题来了,那些几十到几百纳米大小的大颗粒,能进入凝聚物吗?这个问题很关键,关系到我们对核糖体、酶复合物和病毒等大分子组装体进入凝聚物机制的理解。
目前已有的研究结果不太一致,有的实验表明大的右旋糖酐会被凝聚物排斥,可也有研究发现HIV-1病毒衣壳能穿过由FG重复蛋白凝聚形成的核孔复合体,还有MEG-3簇能吸附在P颗粒凝聚物的界面。
所以,还得系统研究一下,搞清楚大颗粒进入凝聚物有没有上限,以及背后的生物物理原理。
三、研究方法与模型凝聚物
假设是大的粘性颗粒可以通过与凝聚物支架的相互作用进入凝聚物。
为了验证这个假设,研究人员准备了各种不同尺寸和表面化学性质的纳米颗粒,像抗蛋白粘附的、通过特定蛋白-配体相互作用结合支架蛋白的,还有和凝聚物非特异性相互作用的。
然后研究这些颗粒在三种体外模型凝聚物中的分配情况,分别是LAF-1的RGG结构域、SARS-CoV-2核衣壳(N)蛋白和设计的聚阳离子重复多肽(GRGNSPYS)₂₅。这三种蛋白代表了参与凝聚物形成的常见蛋白类型,能帮我们更好地研究大颗粒的分配。
四、实验结果:分配取决于颗粒大小和结合相互作用
4.1 右旋糖酐实验
我们先看看右旋糖酐在凝聚物中的情况。把不同大小的右旋糖酐,10kDa、40kDa和70kDa,分别和三种凝聚物混合。
通过共聚焦显微镜测量它们的分配系数,发现右旋糖酐进入凝聚物的能力和它的大小成反比,70kDa右旋糖酐的分配系数比10kDa的低很多,这和之前的研究相符,也说明凝聚物的网格大小大概在5nm左右。
4.2 核糖体和抗体实验
不过,右旋糖酐和凝聚物的相互作用比较弱。猜测其他和支架蛋白相互作用强的大分子可能不一样。于是研究了核糖体和抗体。
核糖体直径约21nm,它在不同凝聚物中的分配情况不同,在(GRGNSPYS)₂₅中能均匀分配,在N蛋白凝聚物中分配不均,在LAF-1RGG凝聚物周围结合。
抗体实验也表明,有特异性亲和力的抗N蛋白IgG,尽管比70kDa右旋糖酐大,却能在N蛋白凝聚物中富集,而同种型对照抗体分配就弱很多,这说明基于亲和力,大分子是可以进入凝聚物的。
4.3 聚苯乙烯珠实验
接着用聚苯乙烯(PS)珠做实验,发现即使直径达1μm的PS珠也能进入LAF-1RGG凝聚物,而PEG化的PS-PEG珠却被排斥在外。这就明显看出,粘性珠子能进入凝聚物,非粘性的则不行,要是给颗粒加上和凝聚物有特异性相互作用的生物分子,说不定就能实现靶向分配。
五、模拟结果:尺寸和蛋白质-颗粒吸引力的竞争效应
为了进一步解释实验现象,做了分子动力学模拟。
模拟一个简单的二元系统,用“蛋白质”颗粒代表凝聚相,“珠子”颗粒代表大的客户分子。通过改变珠子的大小和蛋白质-珠子的相互作用能量这两个参数,发现小珠子更容易进入凝聚物,大珠子则容易被排斥;但增加蛋白质-珠子的吸引力,可以让大珠子进入凝聚物,在中间相互作用强度时,珠子会聚集在凝聚物表面。
还得出一个分析表达式,能解释颗粒大小、相互作用强度和分配之间的关系,也说明了任意大的珠子在足够强的相互作用下都能进入凝聚物。
六、分配控制:通过特异性结合
基于前面的结果,推测不同的蛋白质-配体相互作用能让大颗粒克服热力学障碍进入凝聚物。
就拿链霉亲和素和生物素这对超强非共价相互作用来说,它们亲和力超高。把链霉亲和素和RGG结构域融合,制备了PS-PEG-生物素珠子。
结果显示,大部分500nm的PS-PEG-生物素珠子能进入SA-RGG凝聚物,而对照的PS-PEG珠子大多被排斥。而且,生物素表面密度不同,珠子的分配情况也不同,这表明特异性高亲和力相互作用能驱动大颗粒进入凝聚物。
七、蛋白质-核酸相互作用驱动颗粒分配
之前核糖体的实验让我们想到,蛋白质-核酸相互作用可能也能驱动颗粒分配。于是对PS-PEG珠子进行改造,接上DNA寡核苷酸。
实验发现,PS-PEG-polyA20珠子能在N蛋白和(GRGNSPYS)₂₅凝聚物中分配,在LAF-1RGG凝聚物表面吸附。而且,核酸浓度、盐浓度、寡核苷酸长度和表面密度都会影响珠子的分配,说明蛋白质-核酸相互作用在其中起重要作用,并且这种相互作用的强度可以调节。
八、反向控制:逆转颗粒分配
不仅能让颗粒进入凝聚物,还能控制它们不进入或者把已经进入的颗粒弄出来。
比如先加入大量游离配体,占据凝聚物的结合位点,就能阻止珠子进入;对于已经进入的PS-PEG-polyA20珠子,提高盐浓度可以让它们迅速从LAF-1RGG凝聚物中出来,这表明我们可以通过调节条件来反向控制颗粒的分配。
九、正交分配:独特的靶向分配
还发现不同表面化学性质的颗粒能选择性地进入不同的凝聚物。比如PS-PEG-polyA5和PS-PEG-polyA40珠子与LAF-1RGG混合时,PS-PEG-polyA40进入凝聚物,PS-PEG-polyA5吸附在界面;PS-PEG-生物素和PS-PEG-polyA20珠子在SA-RGG和N蛋白凝聚物中的分配也不同。
当把SA-RGG和N蛋白凝聚物混合时,PS-PEG-生物素珠子几乎都进入SA-RGG凝聚物,PS-PEG-polyA20珠子几乎都进入N蛋白凝聚物,实现了正交分配。
十、研究意义与应用前景
在凝聚物生物学方面,能帮助我们理解细胞中凝聚物的分配是怎么在时空上调节的,像核糖体前体在核仁中的运输机制等。在合成生物学中,对设计用于正交蛋白质翻译的凝聚物有启发。在药物递送领域,也有很大的应用潜力,或许能通过改造纳米颗粒,让它们靶向与疾病相关的生物分子凝聚物,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癌症和病毒感染等。
十一、一起来做做题吧
1、关于生物分子凝聚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凝聚物必须有细胞膜包裹
B.客户分子是凝聚物组装所必需的
C.凝聚物的生化成分分为支架和客户分子
D.凝聚物与细胞质化学组成相同
2、在研究大颗粒能否进入凝聚物的实验中,关于右旋糖酐的实验结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10kDa右旋糖酐比70kDa右旋糖酐更易进入凝聚物
B.右旋糖酐进入凝聚物的能力与大小成正比
C.实验表明凝聚物的网格大小约5nm
D.70kDa右旋糖酐在部分凝聚物中的分配系数低于1
3、在颗粒与凝聚物相互作用的模拟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大珠子比小珠子更容易进入凝聚物
B.增加蛋白质-珠子的吸引力对大珠子进入凝聚物没有影响
C.当蛋白质-珠子相互作用较弱时,大珠子会完全被凝聚物排除
D.模拟实验中考虑了溶剂的明确影响
4、关于通过特异性结合控制颗粒分配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链霉亲和素和生物素的相互作用亲和力较低
B.PS-PEG-生物素珠子中,生物素表面密度对其进入SA-RGG凝聚物没有影响
C.大部分500nm的PS-PEG-生物素珠子能进入SA-RGG凝聚物
D.对照的PS-PEG珠子也能大量进入SA-RGG凝聚物
5、在蛋白质-核酸相互作用驱动颗粒分配的实验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PS-PEG-polyA20珠子在不同凝聚物中的分配情况不同
B.增加RNA浓度会促进PS-PEG-polyA20珠子进入N蛋白凝聚物
C.盐浓度会影响PS-PEG-polyA20珠子的分配
D.改变寡核苷酸长度和表面密度能调节PS-PEG-polyA20珠子的分配
参考文献:
Kelley, F.M., et al. Controlled and orthogonal partitioning of large particles into biomolecular condensates. Nat Commun 16, 3521 (2025).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