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皮再次成为关注对象!医生建议:吃猪皮时,一定多注意这4点!
55 岁的王阿姨最近迷上了抗衰,听说胶原蛋白能让皮肤紧致,便顿顿离不开卤猪皮。软糯弹牙的猪皮成了餐桌上的常客,她还常向姐妹们炫耀自己的 “养生秘诀”。
可三个月后,体检报告上胆固醇数值亮起红灯,脂肪肝也找上门。医生耐心解释,猪皮虽富含胶原蛋白,但脂肪和胆固醇含量也很高,过量食用反而增加心血管负担。真正易吸收的胶原蛋白,存在于鱼类、豆类及优质蛋白补充剂中,需均衡搭配。
王阿姨这才明白,盲目跟风食补不可取。
不少人都认为,猪身上的东西都容易导致高胆固醇、高血脂以及高血压等,尤其是猪皮,不仅脂肪含量高,处理不好还容易有味儿,因此,猪皮经常被废弃,但其实猪皮并没有你想的那么“肥”,甚至处理得当,它比瘦肉还要低脂。
猪皮的皮下脂肪可通过简单的热烫、手动刮除来去掉,去除掉皮下脂肪的猪皮中只有2%左右的脂肪,属于低脂肪食物。而且猪皮中还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B1、B2及铁多种矿物质,也是有一定营养价值的。
因此,适当吃点猪皮,并不会影响血脂和血压,反而可能会收获以下好处。
1、润燥滋阴
猪皮本身性凉味甘,有清热利咽、滋阴补虚等功效,如果有咽喉疼痛、低热等症状或者阴虚内热的人群,适当吃点猪皮能缓解症状。
2、补充蛋白质
猪皮中超90%的蛋白是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这些蛋白质有益于人体骨骼、皮肤和关节的健康。
3、辅助降压、控糖
猪皮中的猪皮肽,能促进胰岛素分泌,辅助控糖;猪皮中的氨基多糖能抑制血管生成素的活性,进而更好地辅助降压。
猪皮的蛋白质含量、碳水化合物含量都要远高于猪肉,很多人觉得猪皮很油腻,但其实处理好的话,猪皮也能成为一种不错的低脂食品。
1、学会科学处理
想要猪皮不油腻,可通过一泡、一搓两步来实现。先将猪皮浸泡两小时,漂洗到白透,之后将煮好的猪皮放入加了食用碱的水中,用手揉搓,接着捞出用刀将猪皮上的油刮干净,重复这个步骤直到猪皮呈现半透明、无油的状态。
2、控制食用量
尽管经过处理后的猪皮,脂肪和胆固醇含量都有一定的下降,但过量食用也有可能会加重血管和代谢负担。建议每周食用不超过2次,每次控制在50-80克,相当于一小碗猪皮冻的量。
3、烹饪要清淡
油炸、红烧等做法会让猪皮热量翻倍,建议采用凉拌、熬冻或清炒的方式,搭配蔬菜均衡营养。烹饪时少放油盐,减少额外热量和钠摄入。
4、特殊人群少吃
高胆固醇、肥胖、痛风患者以及消化功能弱的人群,应少吃或不吃猪皮。其高脂肪、高嘌呤特性,易诱发血脂升高、尿酸波动;难消化的胶原蛋白,还会加重肠胃负担。
猪皮虽美味,但只有吃得科学,才能享受其营养,降低健康风险。
关于动物皮到底要不要吃,说法各不相同,有人认为动物皮里积聚了不少毒素,而且脂肪含量高,应该直接丢弃,有人则认为动物皮是营养宝库,可以养生保健。除了鱼皮,像我们日常经常见的鸡皮、鸭皮、鱼皮,其营养价值到底如何?
1、鸡皮
鸡皮比较薄软,不过皮下脂肪要比猪皮更多,蛋白质含量则比猪皮低很多,胶原蛋白更是在总蛋白中占比60%—80%。由于鸡皮中三分之一以上都是饱和脂肪酸,因此建议高血脂、心血管疾病患者尽量少吃或不吃。
2、鸭皮
鸭皮脂肪含量高达50%—59%,蛋白质含量只有7%—10%,虽然烤鸭皮或炸鸭皮很香,但高温烧烤可能会产生致癌物,因此尽量要少吃。
3、鱼皮
鱼皮中蛋白质含量占比26%—36%,胶原蛋白占比25%左右,鱼皮中的脂肪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适当食用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调节血脂等。一般推荐鱼皮焯水后凉拌食用。
猪肉是很多家庭都经常食用的一种肉类食材,但其实猪身上除了猪肉之外,猪皮处理好也是一道不错的低脂食品。当然,想要健康吃猪皮一定要控制好食用量,选择合适的烹饪方法等。
参考资料:
[1] 《我为猪皮鸣不平!它其实真的不「肥」…》.营养师顾中一.2024年8月21日
[2] 《猪身上有一味良药,帮助降三高、养筋骨,蛋白质更是猪肉的2.5倍!》.北京卫视我是大医生官微.2024年9月3日
[3] 《营养专家:这几种食物最好带“皮”吃》.生命时报.2024年11月28日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