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芯片的罪人被判死缓!曾扬言买下台积电
5月14日,紫光集团原董事长赵伟国,因贪污、为亲友非法牟利、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一审被判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这位曾扬言「买下台积电」的「中国半导体教父」,最终因一己私利将中国半导体产业拖入困境。他主导的激进收购,不仅让紫光集团背负2000多亿债务,更错失了关键技术突破的窗口期,成为中国半导体产业的罪人。
2003年,他回到出生地新疆,凭借垄断天然气资源和地产开发实现财富暴增。
「我带100万元去新疆,回来的时候已经赚到45亿元,获利4500倍」,赵伟国曾这样描述那段房地产黄金岁月。
这种掠夺式的财富积累,为他日后在半导体领域的疯狂扩张埋下了隐患。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期间,紫光集团陷入困境,赵伟国以2.8亿元入股,后逐步将持股比例提升至49%,与清华控股分庭抗礼。2013年起,他通过疯狂举债,开启「买买买」模式。先是用17.8亿美元收购展讯通信,进军手机芯片领域;第二年又以9.07亿美元收购锐迪科微电子,拓展物联网芯片市场。展讯和锐迪科合并为紫光展锐后,成为全球第三大手机芯片设计企业,仅次于高通和联发科。6年间,赵伟国共发起60余起收购,投入超千亿元。他甚至扬言要「买下台积电」,搞得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回应,想拿到台积电控制权,得拿出至少300亿美元。最后不了了之。在赵伟国的操作下,紫光集团的资产规模,十年间从13亿飙升到2978亿。其本人也因此声名远扬,被视为「中国半导体教父」。在2019年以250亿财富的身价,位列胡润财富榜第124位。在赵伟国的设想中,他要通过买买买,构建一个覆盖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终端应用等环节的全产业链半导体产业帝国,以实现中国半导体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但这个想法,就和许家印对恒大汽车的设想「买买买,合合合,圈圈圈,大大大,好好好」一样可笑。他把半导体产业当成了房地产,以为并购就能增值,却忽视了技术沉淀的长期性。鸿海集团前董事长郭台铭曾直言,赵伟国不过是一个炒股的投资者,「(技术)不是你用钱就可以买的」。这或许也是赵伟国成为小罐茶投资人,担任该公司董事的原因。
2020年11月,紫光集团因无力偿还13亿元债券,触发债务危机。
赵伟国的资本游戏难以为继。
2021年7月,债权人申请对紫光集团破产重整。经核查,紫光总资产约3000亿元,但负债率超过90%。
一年后,紫光集团完成重组,原股东清华控股与赵伟国名下的健坤集团退出,由「智路建广联合体」接手。
在此期间,赵伟国不仅不配合重整,反而通过实名举报、舆论施压等手段,以「国有资产流失」为由多次阻挠。
直到他被有关部门带走调查。
重整后的新紫光集团,逐步恢复元气。
2024年,紫光股份营收790亿元,虽净利润下滑,但ICT基础设施业务市场份额稳居国内前列。
长江存储在制裁下,仍实现128层3D NAND芯片量产,技术差距逐步缩小。
这些成绩来之不易,背后是新管理层对技术研发的持续投入。
正如新紫光集团董事长李滨所言:「我们要用十年时间,把被耽误的技术补回来。」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