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关税战泼一瓢冷水:日内瓦会谈只是起点,任重而道远
中美日内瓦会谈,应该说,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成果,更是释放了相当积极的信号。
尤其是双方对等取消91%的关税,24%的关税搁置90天,仅保留10%。如果算上1月、2月征收的关税,大概只剩下了25-30%的关税,相当于回到了4月份加征关税前的水平。
这一成果,可以看作是双方僵持以来的“破冰”动作,国内外一片欢呼,感觉打了一个大胜仗。
在此,笔者想泼一瓢冷水,可能事情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乐观,很有可能这是美国面对当前国内通胀高企、断供危机加剧下的缓兵之策、权宜之计。
综合相关报道,美国1-4月的进口额暴跌,洛杉矶、西雅图这些重要港口已基本上看不到中国货船的踪影……这种情况的出现,让特朗普焦头烂额,连他自己都称已“夜不成寐”,所以这才迫使他不得不放低姿态,做出让步,拟通过“阶段性投降”,来换取喘息调整的空间。
从白宫内部所说的“10%是底线”看,大概率白宫还是留了一手,因为这10%关税,就是中方非常介意的部分,即涉及高端制造业的核心品类,如芯片。另外,90天的暂缓期,虽说是一个缓冲,但也为后续谈判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对此,12日当问及90天后会如何时,特朗普明确表示 “若谈崩,不会恢复 145% 关税,但会大幅上调”,这说明,如果美方不能在关键问题上做出实质性调整,当前的关税妥协很可能只是短暂的缓和。
依个人看来,至少后续有两大挑战要面对:
其一,先不说那30%,就说那10%的保留关税,覆盖半导体、新能源等,这几个类别直接指向中方产业升级命脉,如果与这些门类相比,那91%真的没多少卡脖子的技术含量。
当然,美方也有头痛的,那就是稀土限制,反响是相当激烈的,这预示着后续谈判,肯定是围绕技术脱钩和供应链重构展开交锋,不会就是单纯的关税减免的问题了。
最近,就有报道,国内有企业或人员,将稀土等管制东西制成笔记本或陶瓷土,变着花样出口,这说明有人急了,在想尽办法获取稀土资源,好在我国正开展联合打击和专项行动。
其二,美国政策的反复性。下半年,美国将迎来中期选举,再加上资本的不断游说,特朗普不得不暂时举起白旗,以迎合某类人的需要。
但特朗普的尿性就这样子,“极限施压”的基因是不可能改变的。看看这几天,反反复复,前脚降低小额包裹关税到54%,后脚又对欧盟汽车加征25%的关税。
要知道,2018年5月,中美双方一度已达成“不打贸易战”的共识,但是,仅仅在10天后,美方就单方面撕毁协议,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
所以,特朗普政府的话,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从我国1-4 月对美出口逆势增长 7%看,美方随时可能以 “汇率操纵”“产能过剩” 再次抡起关税大棒,玩一出 “协议签署即违约” 的政治投机。
所以,我们大可不必欢欣鼓舞,需摒弃“速胜论”,锚定长期主义,准备打持久之战。
关税战只是暂缓,只是阶段性中间休息,远不是终点。美国的霸权思维不会改变,遏制中国发展的野心也从不会消亡。他今天签了协议,明天就可能把它撕了;他表面上降了无关紧要的关税,背地里仍在高科技领域卡我们的脖子,华为、大疆就是鲜活的例子。
我们不能因为取得了一点阶段性胜利就沾沾自喜,不得不说,在高端芯片、发动机等领域,我们还有不小的差距,关税战一打,已暴露出我国产业升级的迫切性。
不要动不动就喊“厉害了我的国”,关税战的硝烟从未散去,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真正的硬仗,从来不在谈判桌上,唯有练好内功,才能笑到最后。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