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曹操、曹丕不要攻吴,贾诩是唯一看透三国大势的人
贾诩,有人说他是毒士,也有人认为贾诩可以和诸葛亮、郭嘉、沮授等相提并论。无论怎样,不可否认的是,贾诩可以算得上三国时期的顶级谋士之一。赤壁之战前,贾诩建议不要操之过急,曹操不听遭遇大败;曹丕称帝后,询问贾诩先灭吴还是先灭蜀,贾诩认为应当时机未到,曹丕不听遭遇大败。因此,我认为贾诩才是唯一看透三国大势的人!
公元208年,曹操南征荆州,刘琮举州投降,在当阳击溃刘备。此时曹操拥兵数十万,水陆并进,想要顺江东下一举平定刘备和孙权。贾诩劝谏:“明公昔破袁氏,今收汉南,威名远着,军势既大;若乘旧楚之饶,以飨吏士,抚安百姓,使安士乐业,则可不劳众而江东稽服矣。”
贾诩在曹丕和曹植夺嫡的过程中,选择支持曹丕。曹丕即位后为报贾诩之恩,拜贾诩为太尉,可以说非常倚重、信任贾诩。曹丕称帝后,想要一统天下,问贾诩先攻吴还是先攻蜀。
乱世当中形势瞬息万变,贾诩能够跳出西北军阀的圈子,慧眼识英雄,选择辅佐曹操,这是非常难得的。在赤壁之战前,曹操占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劝谏曹操不要急于平定江东;曹丕称帝后,想乘势平灭吴蜀,统一天下。
贾诩认为现在还不是天下一统的时机,劝谏曹丕先文后武,稳定生产恢复经济,静待时机。曹丕不听,亲征吴国,结果损兵折将无功而返。在对三国历史发展走向的把握上,贾诩可谓做到了极致!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的偶然与必然共同作用的结果,冥冥中似乎有一双大手在操控着一切。曹操、刘备、孙权固然是一世之杰,但是谁也没有能力天下归一。贾诩好像早知道了这一点一样,不论曹操赤壁之战前想平定江东,还是曹丕称帝后伐吴,他都认为时机不到,事实也证明贾诩的判断是准确的!
参考:《三国志》、吕思勉《三国史话》、张大可《三国史》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