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饺皇后》马丽角色原型臧健和,被丈夫抛弃后,靠水饺逆袭50亿
你或许在超市的冰柜里无数次见过“湾仔码头”的水饺,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创始人臧健和背后的故事。
而在五一档上映的《水饺皇后》中,马丽所饰演角色的原型,就是臧健和。
她曾被丈夫无情抛弃,带着年幼女儿流落异乡。
但谁能想到,就是这样一位陷入绝境的女性,却凭借着家乡的传统手艺水饺,一路逆袭,打造出市值50亿的商业帝国。
那么,她都经历了什么,又是怎样一步步成为“水饺皇后”的?

1945年,臧健和出生在山东农村,在臧健和14岁那年,父亲外出打工后便音信全无,生活的压力全部落在了母亲的肩上。
为了帮母亲分担家庭的重担,臧健和毅然决定辍学,并来到一家医院当护工。
在那里,她遇到了改变她前半生的男人——一位来自泰国的华侨医生。

医生儒雅风趣,两人很快坠入爱河,在青岛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并迎来了两个可爱的女儿,生活虽不富裕,却充满了温馨与幸福。
直到1974年,一封来自泰国的加急信件打破了臧健和一家原本平静的生活。

臧健和丈夫的父亲病逝,他必须立刻回国料理后事,丈夫匆匆收拾行囊,承诺很快就会回来,可这一去,便是三年。
在这三年里,臧健和独自承担起照顾家庭的重任,每天在医院辛苦工作,下班后还要照顾年幼的女儿。
她常常对着丈夫的照片默默流泪,她坚信,丈夫一定会回来,这个家不会散。
然而,现实却给了她沉重的一击。

1977年,臧健和再也无法忍受漫长的等待,她毅然辞去工作,带着两个年幼的女儿,踏上了前往泰国的寻夫之路。
当她们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丈夫时,眼前的场景却让臧健和如坠冰窟,丈夫不仅另娶他人,还拥有了一个儿子。
面对丈夫的背叛,臧健和心如刀绞,婆家人还劝她接受现实,与另一个女人共同分享丈夫,但这对从小接受传统教育的臧健和来说,是绝不可能接受的。

经过痛苦的挣扎,臧健和决定离开这个让她心碎的地方,独自带着女儿回到中国。
当飞机在香港转机时,看着繁华的香港街头,臧健和心中突然涌起一股勇气:既然命运已经如此,不如就在这里重新开始,为自己和女儿们闯出一片天。
于是,她带着仅有的500港币,和女儿们、开始了艰难的求生之旅。

初到香港,臧健和为了养活自己和女儿,她只能选择那些底层工作,洗厕所、擦电车、护理老人,忙的时候,一天要工作20个小时。
然而,命运似乎还不肯放过她。

一次,臧健和在茶楼工作时,不小心被一位年轻人撞倒在地,导致腰骨严重裂伤,在医院检查时,她又被查出患有糖尿病。
这双重打击让她失去了工作能力,生活陷入了绝境。
然而,臧健和没有选择向命运低头,在工友的建议下,她决定用自己的手艺——包饺子,来开启新的生活。

臧健和拿出仅有的500港币,买了一些木头和炉灶,自制了一辆木头餐车。
就这样,她推着餐车,来到了人流量较大的湾仔码头,开始了她的卖水饺生涯。

一开始,臧健和因为面子问题,不好意思大声叫卖,只是默默等待客人上门,结果一天下来,一个客人都没有。
直到有一天,几个刚打完球的小伙子路过她的摊位,因为肚子饿,便要了一碗水饺,小伙不断夸赞臧健和的饺子好吃,这也让臧健和有了信心,开始大声叫买起来。
从那以后,每天晚上,湾仔码头都能看到臧健和带着两个女儿卖水饺的身影。
臧健和的饺子个大馅足、味道鲜美,价格也实惠,渐渐地,她的生意越来越好,赢得了顾客们的喜爱和信任。

随着生意逐渐有了起色,臧健和发现,香港人大多喜欢吃皮薄馅大、口感爽滑的食物,而自己包的传统北方水饺,皮厚味重,不太符合当地人的饮食习惯。
为了迎合市场需求,臧健和开始了对水饺的改良。
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调整,她终于找到了一种独特的配方:用东北兴凯湖的面粉制作饺子皮,这种面粉擀出的饺子皮爽滑筋道,薄而不破。
馅料则采用肥瘦三七分的猪肉,搭配新鲜的蔬菜和秘制的调料,味道鲜美,香而不腻。

为了让饺子更加美味,臧健和还坚持每天亲自调制馅料,严格控制每一道工序的质量。
而且,臧健和还非常注重服务质量,耐心地解答顾客的问题,如果有顾客对水饺不满意,她会立刻为他们更换,直到顾客满意为止。
她的真诚和热情赢得了顾客们的信任和喜爱,很多人成为了她的忠实回头客。

1982年,日本大丸百货公司的老板看中了她的水饺,主动找到臧健和,提出了合作的意向。
大丸百货公司是日本最大的零售集团之一,在香港拥有多家连锁超市,实力雄厚,渠道广泛。
他们开出的合作条件看似很诱人:由大丸百货提供工厂和设备,臧健和只需提供水饺的配方,生产出来的水饺将贴上日本商标进行销售。

在当时的香港,能与这样的大型企业合作,是许多小商家梦寐以求的事情,这意味着可以获得稳定的订单、更高的利润和更广阔的市场。
然而,臧健和却没有被眼前的利益所诱惑。

她深知,品牌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是产品的核心价值所在,如果为了一时的利益而放弃自己的品牌,就等于失去了未来发展的根基。
于是,臧健和拒绝了大丸百货公司的合作。

大丸百货见此,只能做出让步,同意使用“湾仔码头”的品牌,但提出在水饺的包装上不能出现臧健和的地址和电话。
但臧健和再次果断地拒绝了这一条件。
在她看来,与顾客保持密切的沟通和联系是至关重要的,只有随时听取顾客的反馈和意见,才能不断改进产品,满足顾客的需求。
经过多次的协商和谈判,大丸百货公司最终还是答应了她提出的所有要求。

1983年,借助大丸百货的强大渠道和品牌影响力,湾仔码头水饺迅速在香港市场上声名远播,销量节节攀升。
仅仅一年的时间,湾仔码头水饺就占据了香港100%的新鲜水饺市场和30%的冷冻饺子市场,成为了香港冷冻食品行业的第一品牌。

随着湾仔码头在香港市场的成功,臧健和的目光开始投向内地市场,而要将水饺卖到内地,就需要冷链运输。
然而,当时中国的冷链物流还不够发达。

就在此时,美国最大的冷冻食品生产商——品食乐公司向她抛出了橄榄枝。
臧健和深知,与品食乐公司合作,不仅可以解决冷链运输的问题,还能借助对方的品牌影响力和销售渠道,将湾仔码头水饺更快地推向内地市场。
经过深思熟虑,她与品食乐公司达成了合资协议。

1998年,湾仔码头水饺正式打入内地市场。
凭借着独特的口味、优良的品质和强大的品牌影响力,湾仔码头水饺迅速赢得了内地消费者的喜爱和认可。
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湾仔码头水饺就占领了内地速冻水饺市场的半壁江山,成为了内地速冻食品行业的领军品牌。

直到三年后,美国通用磨坊公司收购了品食乐公司,取得了湾仔码头的控股权。
通用磨坊在收购湾仔码头后,进一步加大了对湾仔码头的投入和支持,帮助湾仔码头拓展国际市场。
在通用磨坊的支持下,湾仔码头不仅在内地市场保持着领先地位,还开始向东南亚、北美、欧洲等地区出口产品。
截至2018年末,湾仔码头已经拥有15家大型生产基地,产品畅销全球,每年的销售额超过60亿。

而臧健和成在功后,也并未忘记自己的初心和曾经给予她帮助的人。
她捐款100万元在家乡山东建立了一所非营利性老人院,还经常带领员工前往老人院做义工,送上湾仔码头的各种食品。

不仅如此,臧健和对自己的员工也十分关怀。
有一次,一位女工在工作中因操作失误触碰了管理红线,按照公司的规定,她应该被开除。
但臧健和在得知这位女工的丈夫刚刚遭遇不测,独自带着孩子生活后,心中十分不忍。
她想起了自己曾经作为单亲母亲的艰难岁月,深知一个女人独自抚养孩子的不易。

于是,她破例向厂长求情,希望能给这位女工一次机会,最终,女工得以保住工作。
臧健和的善举不仅赢得了员工们的尊敬和爱戴,也为社会树立了榜样。
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成功企业家的社会责任,让人们看到了一个商业传奇背后的温暖与力量。

臧健和的故事,是一个女性励志的典范,激励着无数人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不向命运低头。
她用自己的经历证明了,无论生活多么艰难,只要心中有梦,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
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臧健和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