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带走九妹11年送回故乡却已疯癫晚年见外甥不由得悲从中来

时光里的日记 1周前 (03-26) 阅读数 21 #推荐

1983年,一个湘西的普通人去沈从文家拜访。沈从文见到他,心情复杂。他高兴的是见到了自己妹妹的儿子,也就是自己的外甥,但让他难过的是,这孩子长得一点都不像他妹妹。看着外甥那张和妹妹沈岳萌完全不像的脸,沈从文心里一阵难过。他妹妹长得像画一样好看,可这孩子身上一点书卷气都没有。

要是当初我没硬让妹妹上学,也没把她介绍给刘祖春,现在会不会是另一番景象?1933年,沈从文已经是位大名鼎鼎的作家,家里天天都挤满了客人。虽然事业家庭都很顺心,但他还有件事一直惦记着——给妹妹沈岳萌找个有出息的男朋友。

沈从文心疼妹妹,不愿她过苦日子,特意在一群出众的小伙子里挑了个教授。这人不仅有钱,还明白他妹妹那点浪漫心思。沈岳萌早就读过不少法国浪漫小说,心里早就有了自己理想的爱情模样。沈从文挑的这位男士,虽然是个不错的结婚对象,但显然不是谈情说爱的料。

一天,北大的旁听生刘祖春去沈从文家拜访,感谢他帮忙争取到北大的旁听机会。就在那天,年轻的刘祖春被沈岳萌深深吸引,仿佛一见钟情。此后,刘祖春常去沈从文家,名义上是拜访,其实更多是为了见沈岳萌。刘祖春开始追求沈岳萌时,她也对这个阳光开朗的男孩产生了好感。没过多久,刘祖春考上了北大,并跟沈岳萌约定,等自己一毕业就和她结婚。

在那个乱世,什么都说不准。刘祖春刚拿到毕业证,抗战就开始了。作为中国男人,他只能硬着心肠和沈岳萌分开,选择加入共产党,当上了八路军。沈岳萌因为刘祖春的离开深受影响,晚上睡不好,总是一个人嘀嘀咕咕,偶尔还会看到不真实的东西。

沈从文明白妹妹这是心理出了问题,得靠她自己慢慢恢复。为了防止妹妹出事,沈从文去昆明时把沈岳萌也一起带上了。沈岳萌是沈家最小的女儿,从小就被几个哥哥宠着。虽然家里条件一般,但她也幸运地能上学读书。

随着哥哥们年纪渐长,家里经济压力越来越大,实在供不起沈岳萌继续上学。而且她是个女孩,在那个年代,读书并不是谋生的必需,所以她的学业也就此中断了。沈从文认为,林徽因那样的女性才是理想典范,兼具优雅与智慧。他妹妹沈岳萌在学业上比几个哥哥更有天赋,沈从文不愿因此耽误她的前途。

沈从文从妹妹沈岳萌15岁起就带着她一起生活学习。除了教书收入,他还得靠写文章挣稿费来应付日常开支。尽管经济负担很重,沈从文还是硬撑了下来。起初,沈从文让沈岳萌学法语,读法国小说,但后来他发现英语更实用,于是把英语也加进了学习计划里。

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沈岳萌终于看到了成果。尽管她的法语还不够流利,但持续的学习让她逐渐展现出才女的风范和个性。沈从文全权安排了他妹妹的人生方向,却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他从未关心过妹妹是否真正感到快乐。

抗战开始后,沈从文带着因感情受挫的沈岳萌躲到了昆明。长期积压的情绪终于控制不住,彻底扭转了沈岳萌的命运轨迹。刘祖春入伍后,沈岳萌难以面对现实,整天活在自己虚构的幻想世界里。直到家里遭贼,她的精神彻底崩溃,最终成了个精神失常的人。

曾经才华横溢的沈岳萌,如今却成了众人避之不及的疯癫女子。面对妹妹的巨变,沈从文既心痛又无奈。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写信给大哥,请求将这位自己照顾了11年的妹妹送回故乡。这个决定虽然艰难,但沈从文认为这是对妹妹最好的安排。沈岳萌现在总算摆脱了法语学习的压力,也不必再为别人的梦想拼命,完全卸下了心里的负担。

出乎意料的是,回到家乡后,沈岳萌的症状愈发严重,经常在街上胡言乱语,导致邻里对沈家的看法一落千丈。沈从文他哥为了面子,二话不说就把沈岳萌关进了个破房子里,完全没考虑妹妹心里啥滋味。

沈从文的大哥气得够呛。他们全家想尽办法要把沈岳萌关在屋里,结果还是让她给溜了,之后再也没人知道她去了哪儿。过了好一阵子,邻居总算传来沈岳萌的消息。听说她跟一个来家里干活的工人跑了,还生了个男孩,叫莫自来。

沈从文照着林徽因的模子打造的才女,最后却疯了,成了个普通的阔太太,嫁了个穷光棍,日子过得比从前更苦。沈从文初次见到外甥时,内心积攒多年的复杂情绪瞬间爆发。自打沈岳萌离世后,妹妹这个话题就成了沈从文的禁忌,身边的人都很默契地避而不谈。

这一刻,沈从文才恍然大悟:也许正是他以为的爱,害了妹妹一辈子。如果当初没逼着沈岳萌念书,也没把刘祖春介绍给她,说不定她就不会精神崩溃,而是能找个情投意合的人,安安稳稳过一辈子。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时光里的日记

时光里的日记

时光里的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