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著名肿瘤专家华益慰临终遗言:生病不能只依赖于药物康复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教育事业逐渐发展,人才开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社会各领域中。而华益慰(1933—2006年)就是当时首批经历8年制教育学成归来的医生。
这位专精胃肠、甲状腺、乳腺等普外科疾病治疗的肿瘤专家,最终也如普通大众般罹患胃癌,只能说一句世事无常,但要推敲的话,其中涉及了多方面的原因。而他的临终遗言中,就有自己的患病体会以及关于人们健康方面的忠告,想要加以了解,还需从他的生平说起。
华益慰于2006年荣获“白求恩奖章”,并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这是国家对他业务能力和个人行为的高度肯定。他的一生无愧于医者的名头,勤勤恳恳仁心仁术。
大学时期因心怀正义感恩生命,毅然决然的加入西藏医疗队,当时正处于西藏和平解放时段,在祖国进军的关键时刻,华益慰保持着爱国精神和少年意气,不辞辛苦的奔向前线,为西藏官兵和民众提供珍贵的医疗资源,正因为有他们这些正义人士的参与,才能有效的减少战争期间的死伤人数。
而在战事告一段落后,华益慰被调至北京军区总医院,开始了自己的救死扶伤之路。
作为著名的肿瘤专家,华益慰医学造诣了得,经过他的手很多重症患者得到有效救治,换言之他挽救了很多家庭,手持病人的生死大权。而他并没因此恃才傲物,无论是普通工薪阶层,还是高收入群体,华益慰一视同仁。
有件很深刻的事,华益慰曾为张秋海爱人做了小肠癌手术,张秋海为表达感激偷偷送他1000元。在那个工资普遍为20、30元的年代,这笔钱不是小数目,但华益慰却觉得职业素养比身外之物更重要,他做了本职工作,已经得到应有的报酬,实在不该再额外拿劳动人民的血汗钱。
他发现这笔钱后马上就想送回,但张秋海却觉得这钱给的值,始终不同意拿回来,期间经历对方拒绝、搬家、争吵等各种僵持,直到十一年后总算由其妻将钱送还。而那时的华益慰已经处于病危时刻,这件事是他的临终心愿之一。
兢兢业业的奉献精神加上骨子里的清廉刚正,造就了华益慰那崇高而纯粹的灵魂品格,半生行医,接诊的人数上万,但从没出过纰漏,他的患者对他充满尊敬和信任,很多人专门点名他做自己的主治医生。
除了本身具有的优秀品质外,华益慰也是真的喜爱医生这一职业,很多人都盼着退休享福,但华益慰到这个年纪却仍然奋斗于临床一线,如果不是真心热爱这一职业是无法坚持下来的,尽一份力要比居家安逸更符合他的人生追求。
而之所以要如此辛苦,华益慰想的是将多年经验心得传授给年轻的一代,同样自己的医术也能帮助到更多的患者。
可是绝症并不会因为医生的职业而避免,2006年7月25日,华益慰被初步诊断为胃癌,他接待了人生中最后一位病人,之后他也转变为患者的身份,而那时他的病已发展到后期阶段,华益慰也因此切实感受到患癌的痛苦。
这期间他经历了三次大手术,也接受了八次化疗,他跟人感慨这真是太难忍了,一直以来他只是知道病人不好受,身份转换后才发现这么严重。
第一次手术切除了他整个胃部,但这样做却让他的身体吃不消,食道连着嗓子都有灼烧的疼痛,胃食管反流严重,甚至于在床上必须保持半卧的状态。
第二次手术是为了完成肠梗阻解除,当时他的身体出现回肠末段肠梗阻,这种病症会导致身体无法进食和消化,时间的推移,华益慰病得已经连营养液都无法摄入了,但手术后却导致肠吻合口瘘,那些代谢和细菌等感染物堆积腹腔,对身体造成严重破坏。
华益慰自己做了多年手术,对现在的情况再清楚不过,他冷静的跟治疗他的医生说别再继续了,给国家省点资源吧。
第三次手术则是解剖华益慰的身体,华益慰在临终前自愿将遗体捐献,他嘱咐自己的儿子签订自愿捐献遗体交接协议书。
他认为自己的病症有研究价值,因为在行医的56年里,自己的情况实属罕见,每次体检都无法确定具体情况,导致最后病情一拖再拖,而经过大手术后,之前隐藏的并发症应该会全部涌现,医学研究人员通过解剖他的遗体,或许能够有所发现,这样下次有病人出现类似情况也好有个判断,尽可能避免不可挽回的局面出现。
就是这样一心为医疗事业献身的老同志,他临终前曾说了以下几件事。
一是对自己身后事的处置。华益慰坦然自己死后不讲究形式,不必搞告别会、发讣告等活动,并自愿上交遗体用于医学解剖工作、不保留骨灰。他委托丁华野教授负责自己的遗体处理,对疾病的诊断和医学研究有价值的标本可以保留。其他有关事情则按照其妻张燕容的安排进行。
二是关于他对病人的看法。华益慰认为医生手术时,应考虑如何在病情控制和身体需求中达到平衡,对于病患来说,疼痛是他们最难熬过的关卡,患病后他发现如果因为患区大就把对应器官全部切除,绝对痛苦万分,如果全切和保留部分器官所能争取的存活时间只相差半年,或许留一部分更符合患者期望。
三是身体自我修复的奥秘。华益慰指出,生病不能只依赖于药物康复,还要发挥身体与生俱来的功能。保持健康的体魄能够在患病时实现自发修复。
目前有很多病症无法通过药物完全根治,往往只能达到控制的程度,特别是体质弱的人群,吃药治好了当前的病,由于免疫力低下,也可能很快就出现新病症,因此生病期间,重点在于对营养的补充和积极地心态。
患者可以向医生提问患病后的健康饮食,保证自己身体摄入一定的营养,同时心态保持好,尽可能维持积极乐观的情绪,如此得以促进细胞代谢,加快身体自我康复。
参考资料:桂克全. 华益慰:好医生标杆 [J]. 中国卫生产业, 2009, 6 (11): 39. DOI:10.16659/j.cnki.1672-5654.2009.11.025.
[2]蒋光宇. 值得托付生命的人——华益慰 [J]. 共产党员, 2006, (10): 42.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