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的“性力派”,有多开放?亚美尼亚基督教为何是千年异端?
每个宗教都有它不为人知的一面。今天,让我们揭开一个尘封已久的神秘面纱,讲述一个关于亚美尼亚使徒教会的传奇故事。这个被称为"基督教性力派"的教会,虽然已被罗马教廷定为异端,却在历史长河中顽强地存活了下来。
让我们把时钟拨回到公元前3世纪。在高加索山脉的怀抱中,生活着一群勇敢而富有激情的亚美尼亚人。他们的命运像一叶小舟,在罗马帝国和安息帝国这两个庞然大物之间漂泊。公元前100年,一位叫提格兰二世的枭雄,用"七个河谷"作为彩礼,迎娶了安息公主,建立了横跨高加索的亚美尼亚王国。
然而,命运总是喜欢和英雄开玩笑。当罗马将军庞培的铁蹄踏过这片土地时,75岁的提格兰二世不得不低头认输。从此,亚美尼亚就像一个被两个大国轮流争夺的玩偶,时而属于罗马,时而属于安息,在夹缝中求生存。
就是在这样的动荡年代,基督教悄然来到了亚美尼亚。公元1世纪,耶稣的十二门徒之一、圣徒犹大·达陡,来到了这片土地。他用高超的医术治好了埃德萨王阿布加尔五世的癫疯病,从此打开了传教之门。这是最原始的基督教,甚至连《新约》都还没有写成。
真正的转折发生在公元301年。一位名叫格列高利的王室成员,因信仰基督教被关进监狱。13年的牢狱生活非但没有摧毁他的信仰,反而感化了国王梯里达底三世。格列高利被释放后,获得了"卡托利科斯"(圣徒)的称号,并建立了亚美尼亚第一座教堂。一年后,亚美尼亚成为全世界第一个将基督教定为国教的国家。
有趣的是,当亚美尼亚拥抱基督教时,罗马帝国却掀起了对基督徒最狂热的迫害。这种历史的反差,让亚美尼亚的基督教得以保持最原始的面貌,也因此被罗马教廷视为异端。但正是这个"异端"的身份,加上特殊的地理位置,反而让亚美尼亚教会在夹缝中存活了下来。
亚美尼亚基督教就像一棵生长在悬崖峭壁上的松树,虽然朝不保夕,却始终倔强地活着。即使在1915年,当奥斯曼土耳其对亚美尼亚人进行种族清洗时,这份信仰依然没有被摧毁。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看似的劣势可能恰恰成为生存的优势。亚美尼亚基督教正是因为处在大国的夹缝中,反而得以保持自己的独特性,延续至今。
这不仅是一个关于信仰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智慧和坚韧的传奇。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