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花钱给孩子补课,成绩却为何上不去?心理咨询师:建议这么做→

中国计划生育协会 4周前 (03-12) 阅读数 0 #推荐

关注我们

家长提问

我儿子上初三了,每次考试,在班级排名中总是排在第15~20名。为了帮他提升成绩,我给他报了课外班补课,但2个月过去,成绩却不见提升。这孩子貌似很努力,实则却不下功夫,还不许别人说他成绩差,一说就生气。他学习不上心,一逮到机会就玩游戏、看电视,最近还迷上了一部名叫《斗罗大陆》的动画视频。我们根本制止不住,他脾气暴躁,我也不敢多说,请问老师有什么建议呢?

心理咨询师解答

首先说说“花钱给孩子补课为什么不管用”这个问题。

根据“期望-目标”四步法,首先家长需要思考的是,通过让孩子上补习班来实现成绩提升这一目标的条件是什么。

条件一:孩子自己有意愿提升学习成绩。

条件二:孩子了解自己的学习现状,并有与之相匹配的改变现状的成绩提升目标。比如,长期的中考目标、期末考试目标、落实到每个月的月考目标,可以在什么地方提升、具体提升多少分算达标等。

条件三:孩子了解自己的学习现状,并有与提升目标相匹配的提升方案。比如,孩子知道自己目前学习的长板和短板,在不同的短板处,各需要什么样的提升方案,哪种短板最容易提升(如某一单元的数学知识属于听得懂但不熟练,可以通过每日固定的练习来提升),哪种短板提升难度较大而需要更多地巩固基础或进行补习等。

条件四:孩子自己认可通过补课来提升成绩的方式,并明确了解自己需要通过补课在哪方面获得提升。

补课不是目的,而是工具和手段。只有对补课有明确的认知和方向,才能在孩子学习能力提升的过程中,起到真正的作用。

家长在给孩子报名补习班之前,没有和孩子一起确定以上这几件事,那么你就需要思考一下,报补习班这件事,究竟是为了满足你的需要,还是孩子自己的需要。如果孩子自己并不认为需要上补习班,并且对学习成绩提升缺乏具体的目标和方案,即使他非常希望改善自己的学习成绩,但劲儿却不知该如何使,补课的效果也会难以呈现。

建议家长按照以上列出的4个条件,和孩子进行一次沟通,了解孩子对他目前学习状况的想法和感受,并且要对孩子的学习状况进行分析,讨论并制订他下一步的学习目标和方案,然后,再决定是否需要上补习班,以及需要在哪方面进行补习。

其次,再来看看家长说的“孩子貌似努力,实则对学习不上心”的问题。

那么,真的如案例中所说的那样吗?这个15岁的男孩,他的成绩应该在班里是中等偏上的水平,客观来讲,并不能用“差”来形容。父母口中的“成绩差”,应该是把孩子的当前水平与他们期望中更好的中考目标做比较而言的。

孩子是否真的对学习不上心呢?显然并非如此,否则他就不会在意父母是否说他成绩差,更不会生气。事实上,当考试成绩没有能够达到孩子对自己的既定目标时,他同样会有非常强烈的失落感。

尤其对于青春期的孩子,随着大脑快速发育,他们的思维方式变得更加复杂,加上体内激素变化的影响,使得这个时期的孩子需要比儿童期的孩子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处理负面情绪的波动和内心的挫败感。所以,与其说他对“学习不上心”,不如说他可能陷入了既缺乏提升学习成绩的方法,又难以面对成绩不佳而产生的挫败和困境,这或许才是他脾气暴躁的根本原因。

要帮助孩子从这种困境中走出来,家长需要用鼓励、支持和欣赏,代替之前的批评和催促。

其实这个孩子身上有个很重要的关键点,就是他爱看《斗罗大陆》的动画视频。这个动画讲述了一个年轻人经过各种历练,最终打败邪恶力量的故事。很多时候,孩子喜欢看的视频、玩的游戏,都会反映出一个心理期望。比如,很多男孩梦想成为英雄,并期望通过重重考验和冒险历程,最终超越自己。这说明孩子的内心一直存在一股想要努力向上的力量。

如果父母能够细心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的这种力量,并给予他更多的接纳,了解孩子喜欢的东西,甚至尝试陪孩子一起看视频,听一听他喜欢的故事中的人物究竟好在哪里。你就能从他玩的游戏和小说人物身上,找到激励他的关键点和对待困难的方法。

当孩子觉得你接纳他,并看到了他的优势,这时你再和他去讨论如何寻找提升成绩的方法,他才能真正在现实生活中开启属于他自己的英雄之旅,把精力投入实现自己目标的学习上。

本文来源: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让孩子为自己而学——激发孩子学习动力的秘诀》、人卫健康微信公众号

编辑 | 康晓杰

校审 | 孙茜

策划 | 王菲菲 崔晨

投稿邮箱:cfpa529@163.com

▼ ▼

CLICK TO SEE YOU LOOK THE BEST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中国计划生育协会

中国计划生育协会

宣传国家卫生、计生、健康政策;服务育龄群众和计生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