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黑马还是烂剧?《棋士》剧情被指生硬,为何首播仍收视登顶?

闲娱快播 5天前 阅读数 152 #推荐

开年才不过3月,刑侦类别的电视剧就陆续上演了赛道争夺战,先是郭京飞、秦岚、祖峰、郭柯宇、陈靖可等主演的《黄雀》率先登场,而后就到了王宝强、陈明昊、陈永胜、王智、李乃文、李梦等主演的《棋士》空降央视。

然而相较于《黄雀》不温不火而言,《棋士》首播两集就以破1.5的收视率直接冲上收视榜首,虽然开播几即爆,但网上的争议也此起彼伏,甚至全网骂声却比掌声还响亮。

有人说它抄《绝命毒师》抄得连影子都变了形,也有人说王宝强终于证明自己不是只会演傻子。

这场价值上亿的豪赌,到底是王宝强逆袭封神,还是国产剧又一次东施效颦?

而要说《棋士》的败笔,不得不说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剧情硬伤多到能砸穿地板。

第一集开场就让人血压飙升:崔业被劫匪胁迫参与抢劫,转头就把兄弟们全坑进局子。

有网友直言:“这开头根本立不住,王宝强什么罪都没有,莫名其妙要往自己头上揽罪,故意把故事复杂化。”

更离谱的是劫匪团全员“战五渣”,撞车戏堪比拍偶像剧,男主毫发无伤就算了,还能顺走几千万练功券,看得人直呼:“主创怕不是在侮辱观众智商?”

更糟心的是王宝强的表演。这位“傻根”专业户这次硬凹高智商棋手,愣是把天才演成了精神病。

反观陈明昊、李乃文两位老戏骨,举手投足都是戏,生生把配角演成了主角。

尽管剧情很硬,但现实就是这样奇幻,在骂声一片中,《棋士》却偏偏收视登顶!凭啥这部剧能够让观众边骂边追?答案藏在两个字里:豪赌。

一方面王宝强赌的是自己的转型之路。从草根明星到实力派演员,从《士兵突击》的许三多、《我的兄弟叫顺溜》的陈二雷,再到爆火的唐探系列中的唐仁,王宝强的形象一直都是以“憨厚”的形象出现在荧幕上。

这是他的优势,却也是他亟需转型的劣势,他急需撕掉“憨厚”的标签。这部剧里,他剃寸头、飙脏话,甚至故意压着嗓子说话,活像被逼疯的中年大叔。

可惜用力过猛,反而显得油腻。

另一方面,央妈赌的则是靠热点打造爆款。当年《漫长的季节》靠悬疑杀出重围,《棋士》照猫画虎塞进阶级对立、中年危机、兄弟反目等爆款热点元素,却忘了最关键的合理的创作逻辑。

但是现在的观众不是傻子,光喊口号没用,得拿扎实的剧本兜底。

说白了,这就是一场资本的豪赌:赢了,王宝强翻身当影帝;输了,大不了换个主创重新编。总有一款能引爆市场。

而《棋士》的翻车,暴露出国产剧的致命短板:学了皮毛却忘了学精髓。

美剧《绝命毒师》为什么封神?因为老白黑化的每一步都带着宿命般的沉重感,毒品产业链的黑暗面更是直击人性。

反观《棋士》,强行把围棋和犯罪扯在一起,棋局漏洞百出,剧情全靠生拉硬扯,高智商犯罪的核心是智商,不是摆几个棋谱糊弄人。

更讽刺的是,剧中满屏都是对现实的批判:信用社造假账、老板压榨员工、底层挣扎求生……可这些犀利的台词,愣是被浮夸的演技和狗血剧情消解成了段子。

有人说,王宝强这是自毁招牌。毕竟唐探系列的成功让他尝到了甜头,如今亲自下场监制,却摔了个大跟头。

但仔细想想,这份勇气难道不值得敬佩吗?

在这个流量为王的年代,多少明星挤破头想转型,却只敢接综艺捞快钱。

而王宝强却敢赌上全部,拍一部高风险又带着些许文艺气息的刑侦剧,就算扑街也虽败犹荣。就像剧中崔业说的那句台词:“输赢不重要,认认真真走完每一步,就是赢。”

至于观众,与其揪着他的口音和演技不放,不如换个角度想想:我们是不是对草根出身的演员太苛刻了?

或许,我们应该给王宝强一点时间。就像《漫长的季节》拍了五年才打磨出精品,《棋士》的失败或许只是交学费。

毕竟,真正的艺术创作,从来都不是百米冲刺,而是一场马拉松。

注:图片来源网络

评论列表
  •   夜歌  发布于 2025-03-30 20:47:52  回复该评论
    谁告诉你的,漫长的季节拍了五年?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闲娱快播

闲娱快播

影视热评,品读人性,关注闲娱,给你不一样的影视新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