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性土壤:隐藏的“土地杀手”
酸性土壤,是指缺乏碱金属、碱土金属而大量吸附H+ 的pH<7的土壤。酸化会影响土壤中生物的活性,改变土壤中养分的形态,降低养分的有效性,促使游离的锰、铝离子溶入土壤溶液中,对作物产生毒害作用。土壤酸化如同一个隐藏的“土地杀手”,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土壤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一、土壤酸化的危害
(一)影响根系对营养的吸收
酸化土壤通常质地较硬,板结现象严重,这使得作物根系的伸长受到阻碍,根系形成的面积减少。根系吸收能力下降,导致植株长势弱,产量和品质大打折扣。而且,长势弱的植株更容易感染病害,进一步影响农作物的健康生长。
(二)毒害作用显现
在酸性条件下,一些酸性离子如铝、锰等的溶解度增加,会对作物产生毒害作用。同时,土壤中大量的氢离子会对植株所需的阳离子产生拮抗作用,干扰其吸收和利用,进一步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
(三)元素吸收利用率降低
酸性土壤环境中,氮素大量流失,一些元素被固定,可供植物吸收利用的元素减少。这也就是为什么施肥量越大,作物长势却越差的原因之一。
二、土壤酸化的成因
(一)土壤养分消耗过度
随着农作物产量的大幅增长,作物对养分的需求量明显增加。而我们往往一年四季连续种植,导致大量元素被植物吸收后,土壤没有得到及时的休养生息或轮作,土壤越发贫瘠,酸性增强。
(二)肥料施用不合理
为了弥补土壤养分不足,农民会大量施用酸性肥料,如氯化钾、硫酸铵等。这些肥料在土壤中沉积,加重了土壤的酸化问题。同时,化学肥料的大量施用还会降低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而有机质含量的多少直接决定了土壤的缓冲能力和恢复能力。
(三)有机质补充不及时
大量施用化肥时,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会受到影响。如果不及时补充有机质,土壤的缓冲能力和恢复能力就会减弱,从而加剧土壤酸化。
三、应对土壤酸化的措施
(一)增施有机肥,培养土壤肥力
有机肥的施用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和腐植酸,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和通透性,促进根际微生物活动,使土壤中难溶性矿物质元素变为可溶性的养料,从而达到培肥地力的效果。
(二)增施碱性肥料
可以施用碳酸氢铵、氨水、石灰氮、钙镁磷肥、磷矿石粉、草木灰等碱性肥料来中和土壤酸性。
(三)施用生石灰
施用石灰是中和土壤酸性、控制土壤酸化和提高土壤pH值的重要措施。不同形态的石灰中和酸性的能力有差异,如0.1kg氧化钙中和酸的能力约相当于0.179kg的碳酸钙。石灰施用量需根据土壤的潜在酸度来确定。石灰及其他含钙的碱性物质,如钙镁磷肥、炼钢炉渣、窑灰钾、草木灰等,不仅可以中和土壤酸度,还可以为蔬菜补充大量的钙。当土壤受到硫黄矿或硫铁矿污染形成强酸性土壤时,可先采用漫灌洗酸,再以石灰中和酸度。对于长期淹水的水田,一旦脱水干燥,立即表现极强酸性,pH值可达2~3之间,此时以水洗及用石灰中和,可获显著效果。
土壤酸化问题不容忽视,它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和土壤的健康。通过合理施肥、增加有机质补充以及采取有效的中和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改善土壤酸化,保护土地资源,为农作物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