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无条件投降的签字仪式上,美国代表为什么不是麦克阿瑟?
1945年9月2日,日本无条件投降的签字仪式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美、中、英、苏、澳、加、法、荷、新等反法西斯盟国代表分别签字。有意思的是,很喜欢营销个人形象的麦克阿瑟却不是代表美国签字的人。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本鬼接下来说说一家之言。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的美国军队,太平洋战争爆发。既然是太平洋战争,那么海军自然是主力兵种。但太平洋战区包括了很多岛屿,美国还要与中、英、苏、澳、加、法、荷等盟国合作协调。更重要的是,制空权此时已经是海战的关键,可美军的很多飞机当时归陆军指挥。
因此美国海军虽然是太平洋战争重中之重,但太平洋战争不能只靠美国海军来打。于是“美圣祖”罗斯福在太平洋战争中设立了两个最高前线指挥:一个是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盟军太平洋海区司令、中太平洋作战指挥切斯特·威廉·尼米兹;一个是西南太平洋盟军总司令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同时设立两个最高前线指挥的做法肯定产生矛盾,麦克阿瑟本人就说:“在有关这场战争的所有错误决定中,最莫名其妙的恐怕是没有建立太平洋的统一指挥”。再加上麦克阿瑟和尼米兹的性格和出身(麦克阿瑟出身陆军,尼米兹出身海军)都有冲突,两人在太平洋战争期间一直纠纷不断。
为了保证麦克阿瑟和尼米兹的矛盾不出大乱子,美军高层一直在两人之间调解。当时健康状况已经不好的罗斯福甚至多次亲赴前线与两人会谈,可谓间接缩短了自己的寿命。在大敌当前的压力和高层调解之下,麦克阿瑟和尼米兹虽然纠纷不断,但终究没出大问题,直到日本无条件投降。
但到了日本无条件投降签字仪式举行的前夕,麦克阿瑟和尼米兹又闹起来了。虽然尼米兹在太平洋战争中的军功更高,但善于营销个人形象的麦克阿瑟在美国民众中的支持度更高。两人都不愿意让对方在日本无条件投降签字仪式上出风头,都希望签字仪式的流量和焦点集中在自己身上。
当时的美国总统杜鲁门一是迫于美国舆论大多支持麦克阿瑟的压力,二是想打压一下海军这个罗斯福家族的传统势力范围。而且太平洋战争的盟国外交协调工作确实多由盟军总司令麦克阿瑟负责,因此杜鲁门决定让麦克阿瑟代表整个反法西斯联盟在日本无条件投降书上签字并主持仪式。
如此一来,麦克阿瑟在签字仪式上的风头就压过了尼米兹,对于战功更高的尼米兹并不公平。于是杜鲁门又找了一下平衡,让尼米兹代表美国在日本无条件投降书上签字。正因如此,在日本无条件投降的签字仪式上就出现了美国两位五星上将代表不同对象(盟国、美国)签字的景象。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